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为完成本次实验,由下表中的数据表明,他们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 .
测温物质 | 凝固点/℃ | 沸点/℃ |
水银 | ﹣39 | 357 |
酒精 | ﹣117 | 78 |
(2)小明在帮助老师准备实验时,发现开水倒入烧杯后,温度很快就降到了如图甲所示,其示数为 ℃.
(3)小明用图乙所示的装置给水加热,在安装此装置时,应先固定 (铁圈M或铁夹N)的位置;确定当温度达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在看到水沸腾现象后,小明就立即熄灭酒精灯停止实验.在评估与交流环节,同学们认为小明的实验仍存在不足,并对水沸腾后小明还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提出了如下的一些建议,其中正确的是
A.调大酒精灯火焰,继续加热直到水温达到100℃
B.撤掉烧杯上的纸板,继续加热直到水温达到100℃
C.撤去酒精灯,继续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数据
D.继续用酒精灯加热几分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数据
(4)小明用图乙所示的装置给水加热直至水沸腾,所作“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丙a,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需要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下降”).
(5)小强实验时去掉图乙烧杯上方的盖子,在水的质量、加热条件不变时,他所作的实验图象应该是图丙中的 (选填“a”、“b”或“c”).
请完成图1、图2中的光路图.
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已知甲物体积为20cm3,乙物体的体积V乙=6V甲,甲物密度是乙物密度的5倍,若两物中只有一个空心的,则 一定是空心的,且空心体积是 cm3.
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南行驶,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知,小车甲做 运动,速度大小为 m/s.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
日光灯管用久了两端会发黑,是因为管内钨丝中的钨先 、后 (选填“升华”、“凝华”、“汽化”或“液化”)而形成的.钨是晶体,它的熔点为3410℃,则它的凝固点为 ℃.
如图是我市某县美丽彩虹桥的图片,彩虹桥全长180m,则桥在平静河面中的像长 m.若河水上涨,则像的大小将 ;桥的最高点和所成的像的最低点之间距离将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