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已知物重G=240牛,手的拉力F=100牛,手上升...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已知物重G=240牛,手的拉力F=100牛,手上升距离为30厘米,则有用功为多少焦耳?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满分5 manfen5.com

 

 

则有用功为24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 (1)已知手上升距离,根据s=3h求出重物上升的距离,利用W=Gh求滑轮组对重物所做的有用功; (2)利用W=Fs求拉力做的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用公式η=计算得出. 【解析】 (1)由图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则重物上升的距离h=s=×30cm=10cm=0.1m; 滑轮组对重物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Gh=240N×0.1m=24J; (2)拉力所做功:W总=Fs=100N×0.3m=3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80%. 答:则有用功为24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滑轮组时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由图得出n的值,利用好s=nh是本题的关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探究名称】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提出问题】如图1所示的并联电路中,流过A、B、C各处的电流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

满分5 manfen5.com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按图示连接电路;

(2)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填入下表;

测量次数

A处电流IA

B处电流IB

C处电流IC

1

0.10

0.12

0.22

2

0.20

0.24

0.44

3

0.25

0.30

0.55

(3)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重复上面实验步骤.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电阻(阻值不同)

【分析与论证】(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2)下面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图中的实验现象说明     

(3)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      进行的,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     

 

查看答案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满分5 manfen5.com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      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      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将实物电路补充完整,使灯L1、L2并联,且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其装置如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1)表中第      次实验的数据有错误,改正后,计算机械效率并填入表中.

实验次数

物重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m

拉力F/N

绳子自由端上升的距离s/m

η

1

2

0.1

1.1

0.2

 

2

4

0.1

2.0

0.3

 

(2)对另一组正确的数据计算出机械效率,并填在表中相应位置,比较两次机械效率可以得出     

(3)小明发现实验中拉动弹簧测力计时,有忽大忽小变化的现象,因而他采用了让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他测得的机械效率      (偏大、准确、偏小).

 

查看答案

保温桶内装有质量为50千克、温度为95℃的热水,过了一段时间后,桶内水的温度降为85℃,那么水放出的热量为      焦,水的内能      (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c=4.2×103焦/(千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