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 )

A.5.04×105J B.4.2×105J
C.2.52×105J 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
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探究,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象是( )

A.
B.
C.
D.
关于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
C.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D.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
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发现情况到开始采取措施制动刹车所需要的时间,每位司机都有一个反应时间.如果一位司机的反应时间约为0.4s,当他驾驶的汽车以4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而采取紧急制动刹车动作后,汽车继续向前滑行了大约5s后停止,汽车在这5s内的平均速度约为10m/s.,假如司机发现的情况是你正欲横穿马路,则你应在距离汽车至少多少米的位置开始横穿才能保证安全通过?
如图所示,是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

(1)它告诉汽车驾驶员,从现在起,车速不得超过 .如果这时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则车 (“有”或“没有”)违反交通规则.
(2)该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需要多少分钟到达收费站?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
(2)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 .
(3)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通过 的现象,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用完全相同的两个蜡烛的目的是 .
(4)实验时,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蜡烛放在镜前,可以看到它在镜后的像.再拿蜡烛,竖立着在镜后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我们这样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的相同,因而说是采用科学方法是 .
(5)若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不能使它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