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

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每秒?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27.8m/s; (2)火车的长度是600米. 【解析】 试题分析:(1)已知甲乙两地的距离和甲地开往乙地的时间,利用v=即可求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已知速度和时间可求火车和桥梁的总长,总长减桥梁长就是火车的长度. 【解析】 (1)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则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t1=9h. 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v===100km/h≈27.8m/s, (2)v′=144km/h=40m/s, 由v=得: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距离: s′=v′t′=40m/s×25s=1000m, ∴火车的长度s火车=s′﹣s桥=1000m﹣400m=600m. 答:(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27.8m/s; (2)火车的长度是600米.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弄清火车完全过桥时行驶的路程为桥长与火车长的和是关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7m/s的速度行驶5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10m/s速度行驶1000m.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总路程.

(2)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2d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满分5 manfen5.com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      .(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

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想起了走过教学大楼门厅内的大平面镜时的情景:靠近镜子时,感觉自己的像变大了,远离镜子时感觉像变小了.自己的感觉对吗?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时进行了实验探究.小时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当把蜡烛B移动到某一位置的时候,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测量并记录此时物、像和玻璃板之间的位置关系.

(2)多次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移动蜡烛B,发现总能找到一个对应位置,在镜前从不同角度观察,蜡烛B与蜡烛A的像均重合,测量并记录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能验证小明感觉的是步骤      (选填(1)或(2));

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③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      像(选填“虚”或“实”).

 

查看答案

“猴子捞月”的故事同学们耳熟能详,如图所示,若猴子的眼睛用点A表示,空中的月亮用点B表示,请画出猴子看见水中月亮的光路图,并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潭清疑水浅,安全记心间,如图,A是水池底某点,请作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以及人从岸上看到A的像A′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