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刻度均匀但比标准分度值偏大的尺子测量物体长度时,测得的数值将比实际长度( )
A.偏大 B.偏小 C.相同 D.不确定
下列物品的尺度,最接近26cm的是( )
A.课桌的长度 B.文具盒的宽度
C.物理课本的长度 D.铅笔的直径
一辆汽车在匀速行驶的过程中,看到前方有山崖,就在离山崖54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6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汽车行驶的速度?
(2)汽车还需多长时间到达山崖?
每位司机都有一个反应时间,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发现情况到开始采取措施制动刹车所需要的时间.如果一位司机的反应时间约为0.5s,当他驾驶的汽车以54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而采取紧急制动刹车动作后,由于惯性的原因汽车继续向前滑行了大约4s后停止,汽车在这4s内的平均速度约为8m/s.求:
(1)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有多长?
(2)司机采取紧急制动刹车动作后,汽车继续向前滑行的距离有多长?
(3)假如司机发现的情况是你正欲横穿公路,则你应在距离汽车至少多少米的位置开始横穿才能保证安全通过?
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0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40s.
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回答“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涉及的问题

(1)如图1所示,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如图2所示,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调整(选填“上”或“下”).
(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12cm处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4)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此时要想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5)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 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选填“左”或“右”).
(6)小明做完实验后,想进一步研究透镜成像的情况.他又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表盘及指针的位置,然后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3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应是图4中的 .
| 22自行车净重 | 120N | 
| 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 | 1×10﹣2㎡ | 
| 车轮直径 | 0.61m | 
| 轮胎承受的最大压强 | 1.4×105P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