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磨砂玻璃做教室的黑板是为了克服漫反射
B.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的
C.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看到池子里的水深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折射所致
下列关于“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在阳光属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
B.皮影戏中的“手影”
C.立竿见“影”
D.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
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
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C.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红外线是人眼能看见的光
B.紫外线是人眼不能看见的光
C.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
D.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的是( )
A.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
B.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
C.用手捂住耳朵
D.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
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4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10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
(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 凸透镜B的焦距.(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2)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3)图乙中,使用同一透镜B,若把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15cm处,要想光屏上还能接收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透镜方向移动(选填“靠近”或“远离”),此刻光屏上所成的像将比蜡烛在10cm处所成的像变 .(选填“大”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