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驶的列车上,妈妈叫小孩“别乱跑”,这个“别乱跑”的参照物是( )
A.铁路边的树木
B.远处的房屋
C.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
D.小孩子的座位
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水 B.桥 C.人 D.地面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正确的测量图是( )
A. B.
C. D.
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长50cm的细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一小气泡,将玻璃管反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小明将玻璃管翻转后,他等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后才开始计时,这是因为 此时 .
(2)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3)小明将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你在图乙的坐标中画出s﹣t图象.
从O点开始的距离s/cm | 0 | 10 | 20 | 30 | 40 |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 0 | 1.25 | 2.50 | 3.75 | 5.00 |
(4)根据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象,可归纳出:一段路程后,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 (选填“正”或“反”)比,运动速度可以看做是 (选填“改变”或“不变”)的.
(5)实验中气泡运动的快慢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请提出你的一个猜想:气泡运动的快慢可能与 有关.
在模拟探究人眼视力缺陷的实验中:
(1)图甲是实验中出现的情形,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调整.
(2)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时,能成倒立、 的实像;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
(3)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 (选填“左”或“右”)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