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想知道所喝的早餐奶的密度.于是到实验室用器材进行了测量.
小明利用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过程如下: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如图丙所示,则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边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早餐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早餐奶的总质量为76.2g;将烧杯中的早餐奶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内早餐奶的体积是 cm3;
③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早餐奶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早餐奶的质量为 g;
④经过计算可知,早餐奶的密度为ρ= g/cm3.
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其中一步是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目的是为了使烛焰的像 .若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如图中的a、b、c、d、e各点,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
(1)蜡烛放在a点时,屏上出现 、 的 像,此时的成像特点可以应用于 .
(2)蜡烛放在c点时,屏上出现 、 的 像,此时的成像特点可以应用于 .
(3)蜡烛放在 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像,但透过透镜却可以观察到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虚像,此时的成像特点可以应用于 .
(4)若将蜡烛由a点移动到d点的过程中,像的变化情况是 .
靠近刚刚烧开水的水壶仔细观察,会看到从壶盖小孔中冒出一缕“气”.为什么?
闪电和雷声是同时产生的,为什么我们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呢?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在如图1中,作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在如图2中,OB是一束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大致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γ.
(3)完成如图3中的光路图.
给下列各空填上合适的单位: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1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20 ;一枚硬币的质量约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