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0.2kg
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50cm
C.一同学正常步行时的速度可达到3m/s
D.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小鸟在空中飞行 B.河水流动
C.水凝固成冰 D.雨滴下落
己知铝的密度为2.7×103kg/m3,小明的父亲外出时买了一个用铝材料制造的艺术品球,用天平测得球的质量是594g,体积为300cm3.请你帮助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此球是否为实心的.
(2)若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cm3?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则注入水的质量为多少?
甲乙两种材料,其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
(1)甲乙两种材料的密度各是多少?
(2)用甲种材料54g制作某零件,如换用乙种材料制作同种零件,零件的质量将减小多少?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调节烛焰、 中心和光屏中心,使之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
(2)试验时,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3)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四个不同位置,如图2所示,其中蜡烛放在 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小;放在 处得到的正立的虚像;在 处的成像规律是放大镜的原理;
(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图3是我国海监人员正在用一台可变焦距的相机拍摄钓鱼岛,如果要让像更大一些,镜头焦距应该调得 (选填“较大”或“较小”).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眼睛的成像原理进行探究,凸透镜的焦距f=10cm.
(1)实验前,必须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到 上.
(2)图中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眼睛的 .此时应将光屏向 移动,光屏上才可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3)若进一步探究远视眼的成因,小明应更换一个焦距 (选填“更大”或“更小”)的凸透镜进行对比实验分析.
(4)实验完毕,小明想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他应将光具座上的凸透镜换成 ,光屏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