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雾凇的形成 B. 河水成冰 C...

如图所示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满分5 manfen5.com

雾凇的形成

B.满分5 manfen5.com

河水成冰

C.满分5 manfen5.com

樟脑丸逐渐变小

D.满分5 manfen5.com

露珠的形成

 

C 【解析】【解析】 A、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冰晶,此过程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B、河水成冰是凝固过程,需要放热.不符合题意; C、樟脑丸逐渐变小,是由固态升华成为气态,需要吸收热量.符合题意; D、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水滴,此过程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点评】判断物态变化,关键是分清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是中考热学知识考查的热点内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明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满分5 manfen5.com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液体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

(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3)完成上述探究后,小明又根据生活经验,猜想液体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速有关,于是,他设计实验方案,控制            相同,改变液面附近空气流速,观察液体蒸发快慢,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满分5 manfen5.com

(1)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      (选填“高”或“低”).

(2)图乙是B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      ℃.

(3)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或“=”)1标准大气压;

(4)B、C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象,原因可能是      (B、C)组的水量较大.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请写出一种可行的办法     

(5)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如图丁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      ,同时看到温度计C的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时要      热量.

 

查看答案

如图是某种晶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在一标准大气压下进行,每分钟供热不变).根据图象可知:

满分5 manfen5.com

(1)这种晶体的名称是      ,其熔点是      ℃;

(2)加热6分钟物体处于      态;

(3)12分钟时是否吸热      (是、否);

(4)加热了8分钟温度升高了      ℃.

 

查看答案

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利用声呐向海底垂直发射一种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则此处海底的深度是      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m/s),这种方法      (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发生雷电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声速比光速     

 

查看答案

气象卫星向地面发送的云图,是由卫星上的红外线感应器接收云层发出的红外线而形成的图象,云图上的黑白程度由云层的温度高低决定,这是利用了红外线的      效应.验钞机则是利用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性质制成的,这种人眼看不见的光最早是由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的,他发现,放在太阳光色散光带      (红光、紫光)外侧的照相底片被感光了,才最终有了这一发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