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清晨草叶上出现露珠
C.秋天,雨后的路面被风吹干了
D.冬天,空中大雪纷飞
下列估计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我们所用课桌的高度约为0.8d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一只母鸡的质量约为2kg
D.发育正常的初中生的体重约为50N
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浓密的树荫下的太阳光斑 B.教室屏幕上的投影
C.你看到自己镜中之影 D.树在水中的倒影
下列各组物质,全部属于导体的是( )
A. 硬币、盐水、铅笔芯 B. 橡皮、玻璃球、硬币
C. 玻璃球、盐水、铅笔芯 D. 橡皮、食用油、铅笔芯
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①实验室常用温度汁是利用____ 性质制成的,小华某一时刻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该温度值为 ℃.
②该实验应选用 (“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③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华应选用 (“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捷用了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 (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 (填“5cm”或“10cm”)。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小捷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至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她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 (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3)如果用透明的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________
A、没有影响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4)如果将光源移至7cm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放大的 (填“虚像”或“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