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连接(导线不得交叉,两表均使用小量程),并要求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读数增大
(2)连接线路时开关应______,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______端(填左或右)
(3)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流表均无示数,电压表的指针有明显的偏转,原因可能是:______.
(4)该实验小组又用“伏安法”测量一只小灯泡的电阻.通过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进行了三次测量,部分记录见右表.若电压表示数为2.50V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请你填写表格中的两个空格.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压/V | 1.00 | 1.70 | 2.50 |
电流/A | 0.14 | 0.22 | |
电阻/Ω | 7.1 | 7.7 | |
(5)老师看了该小组的记录,提示说:你们注意到三次测量的电阻相差较大这个现象吗?通过交流,其他小组也都有类似现象:灯泡电阻随电压增大、亮度增强而增大经讨论,同学们认识到:实验有误差是肯定的,但这个现象不能单纯用误差来解释因为:如果是误差,那么三次测得的电阻值应该相差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并具有______的特点(选填“逐次增大”、“逐次减小”或“时大时小”)后来,同学们注意到灯泡发热发光的特殊性,认为灯泡的电阻可能与______有关,并通过查阅课本得到了证实.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间的
表1
次数 | U1/V | I/A |
① | 1 | 0.2 |
② | 1.5 | 0.3 |
③ | 2 | 0.4 |
表2
次数 | R1/Ω | I/A |
① | 3 | 0.5 |
② | 6 | 0.33 |
③ | 9 | 0.25 |
关系.若保持电源电压的大小和电阻箱R
1的阻值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R
2的金属滑片P,可测得不同的电流、电压值,如表1,然后,他又改变电阻箱R
1的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2.
(1)分析表1中数据可知:______.
(2)分析表2中数据可知:电流与电阻______ (选填“成”或“不成”)反比,这与欧姆定律______(选填“相符”或“不符”),其原因是______.
(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变阻器主要起______作用.
查看答案
小明和小亮按照课本要求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他们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填入下表:
实验 次数 | A处电流 IA/A | B处电流 IB/A | C处电流 IC/A |
1 | 0.10 | 0.12 | 0.22 |
2 | 0.20 | 0.24 | 0.44 |
3 | 0.25 | 0.30 | 0.55 |
(1)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是:______;
(2)测量三次的目的是:______,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采用______方法改变电流的大小从而进行三次实验.
查看答案
灯L
1与灯L
2串联,先用电压表测灯L
l两端的电压,如图所示.再测L
2两端电压时,只将电压表接A的一端改接C,这种接法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试在甲、乙两个“○”内选填“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符号,使两灯组成并联电路.
查看答案
如图1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从最大变化到最小,两个电阻的“U-I”关系图象如图2中的甲、乙所示.根据图2可知,R
1的“U-I”关系图象为
,电源电压为
V,滑动变阻器R
2的最大阻值为
Ω.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