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农村在早春育秧时,农民伯伯早上将秧田里的水放掉,阳光照射使秧田的温度尽快升高;而...

农村在早春育秧时,农民伯伯早上将秧田里的水放掉,阳光照射使秧田的温度尽快升高;而晚上秧田则要蓄水保温,有利于秧苗的成长,这样做是利用了水的    较大的原理.
(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该物体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理【解析】 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解析】 (1)晚上时在秧田里灌水,是因为在相同条件下,水的比热容大,放出相同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小,与不在秧田里灌水相比,秧田里的温度较高,起到保温作用,不会产生冻害; (2)而农民伯伯早上将秧田里的水放掉,由于沙土的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条件下可以吸收较多的热量,阳光照射可以使秧田的温度尽快升高,有利于秧苗的成长. 故答案为:比热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2年6月16日,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13天后完成太空飞行的航天器返回舱在穿过稠密的大气层返回地球的过程中,外壳与空气剧烈摩擦导致内能增大,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这增大的内能是由    能转化而来的. 查看答案
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铜块放在沸水里煮相当的时间后,先取出甲铜块放在某种液体中待热平衡后液体温度升高到40℃;取出甲后,再将乙铜块放入此液体中待热平衡后液体的温度升高到50℃(不计热量损失),则此液体的初温度是    ℃. 查看答案
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是2:1,质量之比是3:1,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等,则甲、乙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若它们升高相等的温度,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是    .若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之比变成1:1,则它们比热容之比是    查看答案
甲、乙两个杯子,盛有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另有a、b两不同材料的金属球,其质量和初温相同,现将a、b两球分别投入甲、乙两杯中,达到热平衡后,测得甲杯的水温升高6℃,乙杯中水温升高3℃,若不计热量损失,则:a球的比热容    b球的比热容,a球放出的热量    b球放出的热量.(选填“>””=”或“<”) 查看答案
一块冰先后经历了以下三个过程:①-10℃的冰到0℃的冰,吸收热量Q1;②0℃的冰变为10℃的水,吸收热量Q2;③10℃的水到20℃的水,吸收热量Q3,已知冰和水的比热容c<c,且在整个过程中总质量保持不变,则Q1、Q2、Q3从小到大(用“=”或“<”连接)的排列顺序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