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表中第1次实验数据有错误,改正后计算其机械效率为______.
实验 次数 | 物重G/N | 物体上升 高度h/m | 拉力F/N | 绳自由端上升 距离s/m | 机械 效率 |
1 | 2 | 0.1 | 1.1 | 0.2 | |
2 | 4 | 0.1 | 2.0 | 0.3 | 66.7% |
(3)比较两次实验的机械效率可得出结论:______.
这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填字母)
A.类比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4)改变图中滑轮组的绕线方法,提起同一重物时,不计摩擦及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红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稀螺母向______端移动.
(2)将盛有适量盐水的杯子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测出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25g.然后将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______cm
3.
(3)再将盛有剩余盐水的杯子放在天平左盘内,改变砝码的个数与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有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将杯子及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g.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为______kg/m
3.
查看答案
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将杠杆调在水平位置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测量______.

(2)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表格中漏填的数据为______N.
测量序号 | 动力F1/N | 动力臂l1/c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cm |
① | 1 | 20 | 2 | 10 |
② | 2 | 15 | 1.5 | 20 |
③ | 3 | 5 | ______ | 15 |
(3)有的同学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______(填字母).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斜面长S=10m,高h=4m.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将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由斜面底端A匀速推到顶端B.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100J的功.求:
(1)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推力F的大小.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工人利用滑轮组将沙子从地面提升到三楼,(每层楼高3米)沙子的质量为50kg,装沙子的桶的质量8kg,动滑轮的质量为2kg,工人匀速拉绳子的力为300N(忽略摩擦和绳重,g取10N/kg)
求:
(1)工人做的总功;
(2)工人做的额外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查看答案
云南省已连续三年多遭受旱灾,为保证灾区某校师生用水,政府派出抗旱送水车送水.如果一辆送水空车质量6t,水罐容积5m
3.装满水后,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5m
2.学校距取水处12km,汽车匀速行驶20min到达学校.(ρ
水=1.0×10
3kg/m
3)
问:
(1)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是多少?
(2)该车最多能装多少kg的水?
(3)装满水时,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Pa?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