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甲、乙两位同学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出现如图甲情况,为使杠...

甲、乙两位同学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出现如图甲情况,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______调(填“左”或“右”).实验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______
(2)实验过程中按图乙挂置钩码,则杠杆______(选填“能”、“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
为了使杠杆住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右边的钩码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______格.
(3)甲乙两同学分别得到下面两组数据和结论.
甲同学
次数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14554
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乙同学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74214
6483
45210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他们在交流时,甲组发现了自己实验结论的错误和产生错误的原因.你认为甲组产生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1)杠杆的调节类似生活中的“跷跷板”,满足:左下右调,右下左调,先快后慢. 为了便于测量力臂,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要判断杠杆是否平衡,需要计算出两边力和力臂的乘积,然后进行比较便可得出结论.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判断钩码移动的格数. (3)我们的实验结论必须要具有合理性、科学性,要符合物理规律;同时要多做几次实验,合理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析】 (1)由图甲知,杠杆向左倾斜,所以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实验中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 (2)设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每个小格的长度为l. 则左端=2G×3L=6GL    右端=G×4L=4GL 6GL>4GL,所以杠杆将向左端倾斜,为使杠杆平衡,右端钩码需向右移动2个小格. (3)甲组只通过两组特殊的数据,即动力和动力臂与阻力和阻力臂都是4、5就得出结论,过于片面;实验应该至少在三次以上,且数据不要是几个特殊的数字,这样才能分析确定出实验现象中的普遍规律. 而且甲组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类似的不同的物理量之间相加,是没有意义的. 故答案为:(1)右;便于测量力臂;(2)不能;右;2格;(3)实验次数太少,具有偶然性; 单位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直接相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明利用周末对家里刚安装好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一次观察活动:早上,他用温度计测得自来水的温度为20℃,然后给热水器水箱送满水,中午时“温度传感器”显示水箱中的水温为45℃,已知水箱容积是200L.求:
(1)水箱中水的质量和水吸收的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2×103J/]
(2)如果水吸收的这些热量,由燃烧煤气来提供,而煤气灶的热效率为40%,则至少需要燃烧多少煤气?(煤气的热值为q=4.2×107J/kg)
查看答案
如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细绳时的示数如图所示(摩擦不计).
(1)由图可知,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对细绳的拉力为多大?
(2)若钩码3s内上升0.1m,则弹簧测力计拉力做功的功率为多大?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3)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如何变化?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塔吊”是建筑工地上常见的起重设备,在汶川地震灾区救援现场,用“塔吊”可将很重的水泥板方便地吊起并安放到工作区域内.(g取10N/Kg)
(1)现有一“塔吊”如图所示,它有一水平臂AB,AO叫平衡臂,OB叫吊臂.C为可移动的滑轮组,C移动的范围是从O点到B点.已知:AO=10m,OB=50m.若“塔身”的宽度和铁架、滑轮组所受重力及摩擦均不计,在A端所装配重的质量为5t,要想起吊质量为1.25t的水泥板,为安全起吊,C应移动到离O点多远的地方?
(2)若“塔吊”20s内将质量为1.25t的水泥板匀速提高了4m,那么,“塔吊”提升水泥板的功率是多少?如果机械做的额外功是3×104J,“塔吊”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给出的实物连接图,要使灯和电铃并联,S1控制干路,S2只控制电铃.请你用笔在原图需改动的导线上画“×”,并画出正确的电路图,要求只能改变一处接线点,导线不交叉.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manfen5.com 满分网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下图中画出拉力F=manfen5.com 满分网G的绳子的绕法.(不计动滑轮、绳重和摩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