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自动冲刷测试的水箱模型,这种水箱模型能把自来水管供给的较小流量的...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自动冲刷测试的水箱模型,这种水箱模型能把自来水管供给的较小流量的水储存到一定量后,自动开启放水阀门,冲刷便池中的污物.如图是这种水箱模型的主要部件的截面示意图.图中水箱A是一个边长为50cm的正方体;浮筒B是一个质量为0.2kg的空心圆柱体,其底面积SB为80cm2,高hB为35cm;放水阀门C是一个质量可忽略的圆柱体,其底面积SC为55cm2,厚度d为1.5cm;放水阀门C能将排水管口恰好盖严,阀门上固定一根轻绳与浮筒相连,绳的长度l为10cm,g取10N/kg,求:
(1)浮筒B所受的重力;
(2)当水箱中水的深度为16.5cm时,放水阀门C尚未打开,此时浮筒B受到绳子的拉力;
(3)当水箱中的水深H至少为多少时,浮筒B刚好能将放水阀门C加开.

manfen5.com 满分网
(1)已知浮筒B的质量.力G=mg可求得其重力. (2)知道水箱中水的深度和绳子的长度,可求浮筒B浸入水中的深度,又知道浮筒B的底面积,求出浮筒排开水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此时浮筒B所受的浮力; 筒B受到的浮力等于浮筒B的重力加上绳子的拉力,据此求绳子的拉力. (3)由题中模型可知当C被拉起时水会放出,故将B、C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分析,由受力分析可知BC整体受到B的重力、C受液体的压力及B受液体的浮力,由平衡条件可知当向上的浮力与向下的重力及水对C的压力相等时C刚好被打开. 【解析】 (1)GB=mg=0.2kg×10N/kg=2N. 答:浮筒B所受的重力为2N. (2)浮筒B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设浮筒B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 h=H-L+d=16.5cm-(10cm+1.5cm)=5cm 浮筒B排开水的体积: V排=SBh=80×10-4m2×5×10-2m=4×10-4m3, 浮筒B所受的浮力: F浮=ρ水gSBh=1.0×103kg/m3×10N/kg×4×10-4m3=4N; ∵F浮=GB+F拉 ∴F拉=F浮-GB=4N-0.2 kg×10N/kg=2N. 答:浮筒B受到绳子的拉力为2N. (3)取B、C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F浮=GB+FC 而水对阀门C的压力FC=ρg(H-d)×SC B受到的浮力F浮=ρgV=ρg(H-l-d)SB GB=mg联立以上各式得 ρg(H-l-d)SB=GB+ρg(H-d)×SC H==, 代入数据得:H=+0.015m+×0.1m=0.415m. 答:当水箱中的水至少为0.415m时,C被打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manfen5.com 满分网某建筑工地用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轮组将重4000N的砖块运到离地4m高的砌墙处,已知每个滑轮重100N,滑轮摩擦和绳重以及动滑轮下的挂网重忽略不计.若提升砖块的工人作用于绳的拉力最大为500N,求:
(1)提升一次砖的最大重力;
(2)提升一次砖时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
(3)若全部完成提砖任务,工人利用此滑轮组至少做多少额外功.
查看答案
某辆汽车的水箱中共有冷却水4kg,若要使这些冷却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70℃,求水要吸收的热量.[c=4.2×103J/].
查看答案
实验台上有如下实验器材:如图所示,一个带支架的杠杆(杠杆上有刻度)、一个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六个质量均为100g的钩码和两段细绳(质量忽略不计).小阳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在杠杆水平平衡时,如果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则动力跟动力臂成反比.”
(1)以下是小阳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______位置.
②调节杠杆使其在______平衡,然后用细绳做成两个绳套,将一个绳套栓牢在杠杆的A点,记录阻力臂l在表格中;在A点处挂6个钩码,计算出它的重力G,即为它的阻力F并记录在表格中.
③在支点左侧,将另一个绳套拴在B点处,______,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动力臂L1,记录在表格中.
______
(2)请你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小明和小华提出下面的观点.请你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他们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1)写出你选用的物品或实验器材:
(2)简述实验方法及实验现象: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小阳同学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关系时,他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A.让同一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图甲所示.
B.让不同质量的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图乙所示.
manfen5.com 满分网
上述两个方案中:
(1)A方案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______的关系,若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对木块推力做功越多,小车撞击木块时的动能______
(2)小阳想用B方案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发现该方案不合理,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