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
(1)为了得到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应选用的器材是______和______;
(2)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温度变化情况,应选用的器材是______;
(3)为了使水和煤油______,应用相同的酒精灯给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
(4)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煤油的温度升高得较快,这说明了______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______,升高的温度是不同的;
(5)为继续验证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应该停止对煤油加热,而继续对水加热,直到水和煤油的______相同;
(6)为了表示物质在这种性质上的差异,引入的物理量是______,本实验采用的探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8年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困难,带来了灾难.
(1)雪灾:冰雪道路上,车辆应减速行驶,其原因是:汽车具有惯性,当路面有冰雪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会变______(选填“大”或“小”),汽车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冰雪时______(选填“长”或“短”).
(2)雪灾: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小亮同学产生疑问: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小亮同学用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质量均为lkg的纯冰、淡盐冰、浓盐冰,在相同加热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并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根据曲线图(如图1)可知,含盐浓度越高的冰,比热容越______(选填“大”或“小”),熔化前升温越______(选填“快”或“慢”),并能在更______(选填“高”或“低”)的温度熔化.
(3)地震: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救援队员利用各种器材展开抢险救灾工作.如图2所示的钢丝钳,救援队员把钢筋剪断,钢丝钳是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4)地震:使用撬棒,救援队员把滚落在公路上的石块撬起,如图3所示,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M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______点.
查看答案
自行车的制作材料和车轮与赛道的接触面积是影响自行车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如图).自行车车架是用密度小、强度大的碳纤维制成的,其密度为1.6×10
3kg/m
3,体积仅为2.5×10
-3m
3,求:(g取10N/kg)
(1)车架的质量为多少kg?
(2)若运动员质量是60kg,车架重是整车重的2/3,则运动员和自行车总重多少N?
(3)比赛中,车胎与水平赛道的接触总面积为30cm
2,则水平赛道受到自行车的压强为多少Pa?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小明在跑步机上锻炼身体.设他在跑步机上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动30min,跑动的总动力为40N.求:
(1)他在这段时间内相当于跑了多少路程?
(2)他在这段时间内做了多少功?
(3)他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小明测量杠杆机械效率的实验情景(杠杆的重力忽略不计)
(1)请在下表中把相关的数据填写完整
(2)为提高本实验中杠杆的机械效率,请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
查看答案
如表是某同学做“研究滑动摩擦力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得到的数据.
次数 | 接触面情况 | 压力F/N | 摩擦力f/N |
1 | 木块与木板 | 6 | 1.2 |
2 | 木块与木板 | 8 | 1.6 |
3 | 木块与毛巾 | 8 | 3.5 |
(1)实验时,要求木块在水平板面上做______运动,此时摩擦力和______力是一对平衡力,因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比较1、2两次的数据,可得结论是______.
(3)比较2、3两次的数据,可得结论是______.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