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据报道,我市某水库库底是一座旧城遗址,目前正在进行试探性发掘和打捞.某次试探性打...

据报道,我市某水库库底是一座旧城遗址,目前正在进行试探性发掘和打捞.某次试探性打捞作业时,用绳子将实心物体从水面下12m 深处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到离水面1.5m深处的过程所用时间为42s,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90W.当物体被拉到有4/5的体积露出水面时,让其静止,此时绳子的拉力F'=520N.不计绳子的重力和水的阻力.(水的密度ρ=1.0×103kg/m3,g=10N/kg )
求:(1)物体从水面下12m深处匀速上升到离水面1.5m深处的过程中,物体匀速运动的速度v;
(2)物体在水面下方匀速上升过程中绳子的拉力F;
(3)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F
(4)物体的密度ρ
(1)先算出物体从水面下12m深处匀速上升到离水面1.5m深处所移动的距离,然后根据速度公式v=即可算出物体匀速运动的速度; (2)物体在水面下方匀速上升过程中,拉力F对物体做了功,功的计算公式有两个:一个是W=Fs,另一个是W=Pt.由W=Pt我们可得:P=,而W=Fs,所以P=,而s=vt,所以P==Fv,最后我们根据P=Fv这个公式的变形式就可以算出拉力F了; (3)物体浸在水中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浮力和绳子的拉力,其中G=F浮+F拉.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最大的,绳子对物体的拉力是最小的;当物体被拉到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时,由于V排减小,所以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会减小,而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会增大.由于物体体积的露出水面时,这就不再受到水的浮力,这也正是绳子拉力增大的原因,所以绳子增加的拉力等于物体体积的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故我们可以先求出绳子增加的拉力,也就求出了物体体积的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最后用该浮力除以就可以算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了; (4)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V排=V物,所以我们可以先根据物体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算出物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即物体的体积;然后我们再根据G=F浮+F拉这个关系式算出物体的重力;最后我们就可以根据重力计算公式和密度计算公式算出物体的密度了. 【解析】 (1)物体从水面下12m深处匀速上升到离水面1.5m深处所移动的距离s=12m-1.5m=10.5m, 物体匀速运动的速度v===0.25m/s; (2)由W=Pt可得:P=, 因为W=Fs,所以P=, 又因为s=vt,所以P==Fv, 根据P=Fv可得:F=, 则物体在水面下方匀速上升过程中绳子的拉力F===360N; (3)当的体积露出水面时,绳子的拉力由360N增大到520N,拉力增大了160N, 即物体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160N, 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故物体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浸没时受到浮力的, 所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F浮==200N; (4)由F浮=ρ液gV排得:V排=, 所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0.02m3, 因为物体浸没在水中,所以V物=V排=0.02m3, 物体的重力:G=F浮+F拉=200N+360N=560N, 则物体的质量:m===56kg, 物体的密度:ρ===2.8×103kg/m3. 答:(1)物体从水面下12m深处匀速上升到离水面1.5m深处的过程中,物体匀速运动的速度是0.25m/s. (2)物体在水面下方匀速上升过程中绳子的拉力是360N. (3)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是200N. (4)物体的密度是2.8×103kg/m3.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某城市的地铁设计方案,进站和出站的轨道都与站台构成一个缓坡.为了充分利用能量,上坡前就关闭发动机,利用惯性冲上缓坡.已知火车进站、停站、出站的时间分别为30s、60s、30s,火车的功率为4800KW(并保持不变),火车车身长300m.
manfen5.com 满分网
求:(1)火车在进站、停站、出站的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
(2)火车出站后以l08km/h速度水平匀速直线行驶时,其牵引力的大小
(3)火车在水平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阻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
manfen5.com 满分网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查看答案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
(1)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目的是探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1、F2的关系.实验中,小车应该处于______状态.
(2) 实验中,通过调整______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 实验中,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探究“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规律”,写出三个必需的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实验用到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法,是______
查看答案
一小车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在车厢顶用细绳竖直悬挂一个小球,小球与竖直车厢壁刚好接触但不挤压,如图所示.请画出小车突然减速时小球受力的示意图.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