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

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只相同的蜡烛A、B竖立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如果有一块较厚的玻璃板和一块较薄的玻璃板,实验时应选______的玻璃板.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只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
(3)移去蜡烛B,在原处放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显示蜡烛的像,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______(填“实”或“虚”)像.
(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______
A、保持A、B两只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manfen5.com 满分网
(1)当实验环境光线较暗时,实验现象会更加明显; 透明的玻璃板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能否与A的像完全重合; 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成两次像这一角度去考虑选择什么样的玻璃板做实验比较合适; (2)实验现象表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3)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而光屏只能接受实像,不能接受虚像. (4)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 【解析】 (1)因蜡烛是点燃的,适合在较黑暗的环境下才可看清蜡烛的像,所以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 透明的玻璃板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能否与A的像完全重合,同时解决了位置和大小两个问题; 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成两次像,难以确定像的位置,影响到实验效果,如果有一块较厚的玻璃板和一块较薄的玻璃板,实验时应选较薄的玻璃板做实验比较合适;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像与物体的大小,像距和物距相等, 所以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进一步观察A、B两只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3)光屏只能接受实像,不能接受虚像.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光屏上不能显示蜡烛的像. (4)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所以应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故答案为:(1)较黑暗,B蜡烛,较薄;(2)相等,相等;(3)不能,虚;(4)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明从语文课本上读到一些对声音的描述:优美的歌声;婉转的鸟鸣声…,使人心情舒畅.
(1)他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2)小明猜想可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3)于是他用两支铅笔、一把刻度尺、一根细橡皮筋,组成实验装置.
(4)然后用手拨动橡皮筋,橡皮筋振动时发出了响声,当橡皮筋振动停止,响声也没有了.
(5)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小明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通过以上的阅读,你认为小明的探究活动运用了科学探究的哪些环节?
(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5)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根据这一现象,你可以提出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是甲、乙两个物体的频闪照片,从图可知,甲物体做 ______运动,乙物体做 ______运动.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则测量值为______cm,其中准确值为______cm,估计值为______cm.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甲表示,O点为光心,F为其焦点.图乙是运用经过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所画物体AB 经凸透镜成的像A'B'的光路图.请参照图乙,在图丙中画出物体CD 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C'D'的光路图.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