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某物理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地球表面水吸收太阳能的本领,做了如下实验:用一脸盆装6kg...

某物理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地球表面水吸收太阳能的本领,做了如下实验:用一脸盆装6kg的水,水的表面积为0.1m2,经过太阳光垂直照射15min,水温升高了5℃.问:
(1)实验时6kg的水15min内吸收了多少热能?
(2)平均每分钟1m2水面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若用加热的方式使同质量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至少需要燃烧多少m3的液化气?
(假设液化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液化气的热值是5.0×107J/m3
(1)知道水的质量、水的初温和末温、水的比热容,利用吸热公式求水吸收的热量; (2)在(1)中求出的是15min内在0.1m2表面积上水吸收的热量,据此可求出平均每分钟1m2水面吸收的热量; (3)由题知,液化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知道液化气的热值,利用Q吸=Q放=vq求需要的液化气的体积. 【解析】 (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4.2×103J/(kg•℃)×6kg×5℃=1.26×105J; (2)平均每分钟1m2水面吸收的热量: Q===8.4×104J/(min•m2); (3)由题知,Q放=vq=Q吸=1.26×105J, 需要液化气的体积: v===2.52×10-3m3. 答:(1)实验时6kg的水15min内吸收了1.26×105J的热量; (2)平均每分钟1m2水面吸收的热量是8.4×104J; (3)至少需要燃烧2.52×10-3m3的液化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480N的物体G,所用拉力F为200N,将重物提升3 m所用的时间为10s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做的有用功;
(2)动滑轮的重力;
(3)拉力的功率;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他得到如下数据
物质次数质量m/kg升高温度△t/℃加热时间t/min
10.1102
20.2104
煤油30.1101
40.2102
(1)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______有关.
(2)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查看答案
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学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知识为依据,通过推理而提出来的.
(1)用放大镜观察素描炭笔的笔迹,观察到微小的颗粒;麦粒碾成面粉,面粉揉成面团…大量类似事实,为我们想象物质的结构模型提供了依据,终于认识到: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向冷、热不同的清水中各滴一滴墨水.观察到墨水扩散的快慢不一样…大量类似现象使我们推想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______有关
(2)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
示例:①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推理性结论: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
②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______有关.推理性结论:______,推理依据:______
(3)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 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
manfen5.com 满分网
在图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的水量相同.根据问题(2)中所得的推理性结论,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
______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______
______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______
查看答案
小军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的一个高度可调节的斜面,来探索斜面的省力情况、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他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车的重量,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拉动小车,调节小车倾斜角θ的大小进行了多次测量,得到下表所示的数据:
斜面
倾斜角θ
小车重G/N斜面高
h/m
斜面长
S/m
拉力
F/N
有用功
W/J
总功
W/J
机械效率η
12°50.212.112.148%
30°50.513.62.569%
45°50.714.33.54.3
(1)实验过程中拉力的方向应与斜面______
(2)请你在上表的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数据.
(3)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斜面倾斜角度θ越______,使用斜面越省力,斜面的机械效率越______
(4)若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则要保持______不变,斜面的光滑程度不变,只改变______,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我们称之为______法.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manfen5.com 满分网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a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物重
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测力计的示数F/N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1632.59
2652.517
3682.5
24
(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______
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无关.
(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b所示.
①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______
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