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桌面上已给出的器材有:带支架的玻璃板...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桌面上已给出的器材有:带支架的玻璃板、铅笔各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白纸一张;火柴一盒.
(1)仅从有利于实验的角度出发,该实验需要的环境亮度是______(选填“亮”或“暗”)一些为好.
(2)将E蜡烛点燃的目的是:______
(3)实验中,若把F蜡烛也点燃,看到的像不清楚,原因是:______
(4)该实验需要做若干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后几次实验必须改变的量是______
(5)该实验的“物”是______(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不含烛焰的E蜡烛
B.E蜡烛的烛焰
C.E蜡烛和烛焰的整体
D.不点燃的F蜡烛
(6)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manfen5.com 满分网
(1)实验中为了增大光源与环境的对比,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成像的物体应有一定的亮度,这样像才会更清晰; (3)在实验中玻璃板起到平面镜的作用,在镜面前的亮度越大,则其成的像越清晰,如果玻璃后面太亮,更不容易发生反射,所以像会更不清晰; (4)探究性的实验中为了避免结果的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一般要进行至少三次以上的实验; (5)该实验中的物体是蜡烛,点燃只是为了增加亮度,因此烛焰不是研究的对象; (6)根据实验的目的,要比较像距、物距和像的大小关系,据此来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解析】 (1)实验最好在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增加与环境的对比度; (2)实验中将E蜡烛点燃后比较亮,黑暗的环境和蜡烛的对比度大,蜡烛成像更清晰; (3)像的亮度一定,若将另一侧的蜡烛点燃,结果使得玻璃后面太亮,更不容易发生反射,像与背景的亮度差异变小,所以像会更不清晰; (4)本实验是一个探究性实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避免结论的偶然性;因此,在后几次的实验中,必须改变物体在平面镜前的位置,即物距的大小; (5)本实验是为了探究蜡烛与其像的大小关系和位置关系,点燃只是为了增加亮度,因此烛焰不是我们研究的对象,故只有A符合题意; (6)根据实验的目的,要比较像距、物距和像的大小关系,实验至少要进行三次,设计表格如下:   物距u/cm 像距v/cm 物与像的大小关系 1       2       3       故答案为:(1)暗;(2)增加亮度,使像更清晰;(3)像的亮度一定,点燃F蜡烛,像的背景变亮,像与背景的亮度差异变小; (4)探究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物距;(5)A.(6)表格同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明用平面镜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墨水瓶A、B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他将平面镜竖立在桌面上,把A放置在镜前的边缘处,如图所示,调整观察角度,可在镜中看到它的部分像.再将B放到镜后并来回移动,直至其未被平面镜遮挡部分与A在镜中的不完整像拼接成一个完全吻合的“瓶”.那么墨水瓶B所在的位置即为______的位置,同时还说明______;若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就能看到墨水瓶B被遮去的部分,这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渔民为了能叉到鱼,应该瞄准鱼的什么位置,为什么?
查看答案
黑板“反光”时为什么看不清字?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建议.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OB是一束光由水中射入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请画出在水中对应的入射光线AO的大致方向.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竖直向下照射的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沿水平方向射入涵洞中,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