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原子由 和 组成,其中电子带 电,当物体失去电子时.则该物体会带上 电.

原子由        组成,其中电子带    电,当物体失去电子时.则该物体会带上    电.
①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包括两部分: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其中原子核又由两部分组成: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点.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与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原子呈电中性状态,也就是不带电状态. ②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由于有了多余的电子带负电,所以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荷发生转移. 【解析】 ①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其中电子带负电; ②当物体失去电子时.则该物体会带上正电. 故答案为:原子核;电子;负;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一个带电体去靠近一个小通草球(通草是一种植物的茎,晒干后很轻,是一种绝缘性好的材 料),如果出现    现象,则可断定小通草球一定带电. 查看答案
在干燥的天气里,用毛巾擦镜子,镜子表面往往粘有很多“毛毛”,这是因为镜子表面带了    ,这种现象叫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______、缩小的实像,如图8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楚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楚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眼睛时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的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
manfen5.com 满分网
(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______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______使像变得清晰.
(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的观察范围是(______
A.0~10cm       B.10~25cm      C.从10cm到极远处       D.0~25cm
(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是小红和小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
(1)在探究前,小红将三个凸透镜分别正对太阳光,调节凸透镜和光屏间的距离,使太阳光在光屏上汇聚一点,量得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分别是48cm、15cm、4cm,小红选择了15cm的那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其他两个凸透镜则不在本实验中使用.你认为小红的做法有必要吗?说出你的看法:______
(2)凸透镜和光屏都是有支架的,凸透镜中心离桌面的高度约6cm,光屏中心离桌面的高度约7cm,还有一个蜡烛台,用来固定蜡烛的,小红将一支新买的长蜡烛一下切成了两段,只把其中一段插在蜡烛台上,你觉得这样做有必要吗?说出你的理由______
(3)为了使光屏能承接蜡烛的像,蜡烛、光屏、凸透镜,应按怎样的顺序摆放在桌上进行实验?______
(4)小红开始实验时,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可能远的位置上,此时光屏应大约放在什么位置上来承接蜡烛的像?应该放在______.得到实像后,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一些,这时光屏应向那个方向移动才能重新承接到实像?应该向______方向移动.
(5)当烛焰移动到离凸透镜的距离只有12cm时,光屏放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对蜡烛而言)不管怎样移动位置都不能承接到实像,这时把光屏放在蜡烛的同侧是否可能承接到蜡烛的像?
(6)此时,如果用眼睛来观察蜡烛的像,眼睛、蜡烛、凸透镜的位置可以怎样排列?
查看答案
有时通过改变平行光束的宽度来改变光束的亮度.改变一束平行光的宽度,你有哪些方法?清画图表示:
(1)让光束变宽
(2)让光束变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