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小明去某古镇旅游时发现,米酒是当地的一种特产.小店卖米酒和卖酱油都用竹筒状的容器...

小明去某古镇旅游时发现,米酒是当地的一种特产.小店卖米酒和卖酱油都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取,但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时所用的器具比量取酱油的要大一点,如图所示.
manfen5.com 满分网
(1)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这种现象作出解释.
(2)小明在古镇买了一瓶米酒.回家后,按图所示A一B一C的顺序进行了实验,测出了米酒的密度.由图所示数据求得米酒的密度为______kg/m3
(3)按照小明的实验方案测出的米酒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如何改进他的实验方案可使测出的米酒密度更准确?
(1)因为米酒的密度比酱油的密度小,根据公式ρ=分析可知取相同质量米酒的器具比取酱油的器具大; (2)由图中天平和量筒分别读出质量和体积的示数,利用密度公式ρ=计算即可. (3)这种测量方法结果使测得液体体积偏小了,因为有一部分液体滞留在烧杯中,测得密度就偏大了. 【解析】 (1)米酒与酱油密度不同,米酒的密度小于酱油的密度,根据V=可知质量相等的米酒和酱油,米酒的体积较大,所以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时所用的器具比量取酱油的要大一点. (2)由图A中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杯子的质量m1=10g+4.6g=14.6g 图B中杯子和米酒的质量m2=70g+2g=72g; 米酒的质量m=m2-m1=72g-14.6g=57.4g, 由图C中量筒读出米酒的体积V=60cm3; ∴米酒的密度为:ρ==≈0.96g/cm3=0.96×103kg/m3. (3)小明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米酒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的米酒倒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因为有一部分米酒滞留在烧杯中,所以测得米酒的体积偏小了,所以测得的米酒的密度偏大; 为了减小误差可先测烧杯和米酒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适量的米酒倒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再测出剩余的米酒和烧杯的质量,即按B→C→A的顺序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1)米酒的密度小,相同质量时比酱油体积大;(2)0.96×103;(3)偏大;按B→C→A的顺序进行实验,测出的米酒密度更准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鄂西山区的原始森林是否存在野人,一直是个谜.然而在神农架发现的类似人的神奇大脚印为野人的存在提供了新的证据.如图所示,请在下列可供选择的仪器中选择适当的器材测出图中野人脚印的面积.
可供器材:刻度尺、坐标纸、天平、厚薄均匀的匀质薄铝板、剪刀、铅笔、小石块.
要求写出必要的步骤及表达式.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三峡库区正式蓄水时,文物工作者在加紧库区的文物挖掘和搬迁工作,一位工作者发现了一个古代的小酒杯.请你选用下列提供的器材测量小酒杯的密度(酒杯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水作为辅助器材可以直接选用)
器材:①量筒(内径大于酒杯的口径)、②天平、③弹簧测
力计、④刻度尺、⑤密度计、⑥细线.
(1)实验器材:______(只填序号).
(2)实验步骤:______
查看答案
五一节,教物理的晓丽老师在解放碑百货店买了一个金灿灿的实心饰品,同学们特别想知道这个饰品是否是纯金的(ρ=19.3×103kg/m3).他们选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烧杯和水等,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C.将饰品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水和饰品的总体积
D.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E.将饰品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你帮组同学们回答下面五个问题:
manfen5.com 满分网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B、______(余下步骤请用字母序号填出);
(2)在调节平衡螺母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下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端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指着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3)用调好的天平称量饰品的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下乙所示,则饰品的质量是______g;用细线拴好饰品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如图下丙所示,则饰品的体积是______cm3
(4)通过计算可知饰品的密度为______g/cm3,由此可以确定饰品不是纯金的;
(5)适量的水”的含义是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的一个薄纯净水瓶,内装一定量的水,现给你一把刻度尺,一根细线,试测出这个纯水瓶中所装水的质量,要求:
(1)简述主要操作步骤;
(2)写出用测出的物理量表示的水质量的数学表达式.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小宇在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发现:如果将待测物体放人液体中是漂浮的,可采取的办法有两种,一是悬坠法:将待测物与一能沉入水中的重物用细线拴在一起,手提待测物上端的细线,先仅将______在量筒的水中,记下______,再把两物体一起放入水中,记下______,那么,待测物体的体积就是______;二是针压法:用一细针刺人待测物体,将待测物体浸入水中,用力压细针,把待测物体全部压入水中,忽略______,通过观察水面刻度的变化,便可求出待测物体的体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