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张明和王芳合作,进行“测定盐水的密度”实验: 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

张明和王芳合作,进行“测定盐水的密度”实验:
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盐水
实验步骤:
步骤一、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步骤二、将盐水倒进烧杯,用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步骤三、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V
步骤四、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manfen5.com 满分网=manfen5.com 满分网
他们收拾好实验器材后,一起对实验的过程进行了评估:
张明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正确,实验器材使用恰当,操作过程规范,读数准确,计算无误,得出的盐水密度是准确的.
王芳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有一点盐水沾在烧杯内壁上,这样,尽管我们的操作规范,读数准确、计算无误,但我们测量得到的数据还是有了较大的误差,导致计算的结果误差较大.
张明认真思考后,同意了王芳的意见,然后,他们一起继续探讨如何改进实验方案,尽量减小测量的误差.
根据张明和王芳对实验过程的评估,请你回答:
(1)王芳这里所指的“测量误差”是在上述实验步骤的第______步产生的,导致了盐水体积读数______(填“偏大”或“偏小”),从而使得盐水密度的计算结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必须从质量和体积两方面的测量进行控制.根据张明和王芳的分析意见,在不增加实验测的条件下,提出你的实验设计方案,使实验结果的误差达到最小.实验步骤是:______
(3)在你的设计方案中,控制误差的思路是:______
(1)在将盐水从烧杯中全部到倒出时,烧杯壁易粘液体,会使测量盐水的体积偏小,根据ρ=计算得出的盐水密度偏大; (2)减小误差的办法就是:去掉步骤一,改为测量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这样就防止了残留问题. 【解析】 (1)此实验中,液体从烧杯全部倒入量筒测体积时,烧杯壁粘液体,测得体积偏小,密度偏大; (2)改进方案: 步骤一、将盐水倒进烧杯,用天平测出装有盐水烧杯的总质量为m1 步骤二、将烧杯中的盐水部分(或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V 步骤三、用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为m2 步骤四、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 (3)改进方案避免了因盐水沾在烧杯壁所引起的误差. 故答案为:(1)三;偏小;偏大;(2)改进方案如上;(3)改进方案避免了因盐水沾在烧杯壁所引起的误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有两杯无色透明的不同液体,请你用以下提供的器材设计两种方法比较它们的密度大小(要求用简洁的语言叙述你的方法).可提供的器材有:托盘天平(已调平,不含砝码)、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胶头滴管.
方法一:______
方法二: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建筑之一--中国馆,它的四根核心筒支撑巨柱矗立在超大规模的地基上,钢结构从柱高约30m处居中升起,呈拱斗型,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如果每块实心钢板的质量为3.95×l03kg.(ρ=7.9×103kg/m3
求:(1)每块钢板的重力大小;
(2)每块钢板的体积.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某同学没有利用量筒也测出了一满杯牛奶的密度.他的方法是这样的:先用天平测出一满杯牛奶的总质量是110g,然后测得空杯子的质量是50g,最后他将该杯装满水,又用天平测得水和杯子的总质量是100g.请你帮该同学算一算此杯牛奶的密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
在“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
(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②将游码移至天平称量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把待测金属块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横梁平衡,记下金属块的质量m;
④将金属块用细线拴住后,慢慢浸没到量筒里的水中,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
⑤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ρ.
请指出以上设计中缺少的两个重要步骤和某个需要测量的物理量,要求详细叙述操作过程并将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加注字母.
(2)用测得的物理量字母表示该金属块的密度ρ=______
查看答案
一个质量为232g的铜铝合金球,其中含铝54g,铜的密度为ρ=8.9g/cm3,铝的密度ρ=2.7g/cm3,求合金球的密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