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小明乘车旅行时,发现高速公路旁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组如图甲所示的标牌.向司机询问后...

小明乘车旅行时,发现高速公路旁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组如图甲所示的标牌.向司机询问后,小明了解到这些标牌叫“车距确认牌”,其作用是帮助车辆确定与前车的距离,防止发生“追尾”事故(后车因来不及刹车,而撞击前车尾部的事故).前后两车保持多大的距离才可避免“追尾”呢?小明决定针对此问题展开研究.通过调查和检索,小明获得了乙表资料.
manfen5.com 满分网      
仔细分析了两个资料后,小明开始进行下列计算和推断:
(1)请用速度为20Km/h时计算反应时间约为多少秒(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此司机各次的反应时间大致相同,以下各种速度的反应时间都用这次的值来计算.
(2)当速度为100km/h时,反应距离约为多少米?
(3)小明仔细考察了车速与制动距离间的关系,发现了其中的规律:车速增为原来的两倍时,制动距离是原来的______倍;并推断出速度为100km/h时,制动距离大约应为______m.
(4)接着,小明又判断出,在图中,两车间距______(符合/不符合)行车安全要求.
(1)任选一组反应距离和速度,利用公式t=可求反应时间. (2)反应时间一定,当速度为100km/h时,根据公式S=Vt可求反应距离. (3)从表中可以看出,当速度增为原来的2倍时,制动距离的关系,从而推断出速度为100km/h时的制动距离. (4)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车的间距和车行驶的速度,两车之间的距离应该大于反应距离+制动距离. 【解析】 (1)反应距离s反1=3.5m=0.0035km,速度v1=20km/h, ∵v= ∴反应时间:t反==═0.000175h≈0.6s; (2)v2=100km/h≈27.8m/s,反应距离约为s2=v2t反=27.8m/s×0.6s≈16.7m. (3)当车速是80km/h,制动距离为32m,当车速是40km/h,制动距离为8m,当车速为20m/h,制动距离为2m,可以看出车速是2倍关系时,其对应的制动距离都是4倍的关系; 所以当车速是100km/h时的制动距离应当是50km/h时制动距离的4倍,s制动=13m×4=52m; (4)当车速是100km/h时的反应距离为s反应=vt=100km/h×0.000175h=0.0175km=17.5m, 前后两车间距不得小于s安全=s制动+s反应=52m+17.5m=69.5m. 所以当车速是100km/h时两车之间的距离应大于69.5m,从图中可以看到两车之间的距离才50m,车速为120km/h,现在两车之间的距离明显不符合标准. 答:(1)此司机的反应时间大致是0.6s. (2)当速度为100km/h时,反应距离约为16.7m. (3)4;52; (4)不符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m/s.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时间的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选填“快”或“慢”).
(4)表为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你根据他所测得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s-t图象.
从O点开始的路程s/m1020304050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1.252.503.755.006.25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如图甲所示),看到手指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下同)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乙所示),看到房屋    (正立、倒立)    的像.
manfen5.com 满分网
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在右图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光屏上像的大小
4013.5缩小
3015缩小
2020等大
1530放大
10光屏上没有像
8光屏上没有像
结论与应用:
(1)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   
(2)如图所示,小明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查看答案
某科学兴趣小组实验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介质时折射角与什么因素有关,准备的实验器材有激光发生器、玻璃、水、量角器等.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测量结果如表一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测量结果如表二所示.
表一(光从空气斜射入水)                
实验序号123
入射角30°45°60°
折射角19°28°35°
表二(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
实验序号123
入射角30°45°60°
折射角22.9°32°41°
(1)从表一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折射角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从表一可以看出光从空气斜射入介质时,折射角大小与    有关.
(2)从表一、表二可知,当入射角相同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折射角     (大于、等于、小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的折射角,进一步可以说明光从空气斜射不同透明物质时,折射角还与    有关. 查看答案
下表是小薇同学探究某种物质凝固过程规律时所记录的实验数据,请你帮助小薇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以下问颢.
时间/min246810121416182022
温度/℃989185807979797571676461
(1)该物质凝固后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16min时该物质处于    态.
(3)结合实验以及记录的表格,你一定还有其他的发现,请写出其中一条:    查看答案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是某同学选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的操作图,其中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
manfen5.com 满分网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____
②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______
③除了图中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2)该同学在做实验时,水的初温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为了缩短水沸腾时间,你觉得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图中(a)、(b)是某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示意图,其中图______一定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当水温升至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4min后水开始沸腾,接着又观察记录了6min,然后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沸腾停止,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t/min123456789
温度T/℃90929496989898959898
该同学根据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归纳有如下发现:
①水沸腾的时候,是在液体______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②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min时的数据.
③停止加热,沸腾停止,说明沸腾过程需要______(填“吸”或“放”)热. 实验中你一定还有其他的发现,请写出其中任意一条: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