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在表格的空缺处填...

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在表格的空缺处填上像的性质
manfen5.com 满分网
序号焦距/cm物距/cm像距/cm像的性质
1103514倒立、缩小、实像
2103015倒立、缩小、实像
3102516.7
4153526.3倒立、缩小、实像
5153030倒立、等大、实像
6152537.5
(2)如图甲所示,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调整(选填“上”或“下”);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
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所示),
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    移(选
填“左”或“右”).
(5)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3.50cm.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6)实验表明: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并且还随着物距的改变而改变.当蜡烛移到距透镜一定距离范围内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只能看到如图丙所示的一个大小变化的圆形光斑,结合(1)中的表格分析,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若要在光屏上呈现烛焰的像.你认为接下来应如何操作?    (选填“换用一个焦距更大的凸透镜并适当移动光屏的位置”、“换用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并适当移动光屏位置”).
(1)由表中数据可知:f=10cm,物距为25cm,根据u>2f和2f>u>f,即可得出像的性质; (2)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首先要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4)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近视镜是凹透镜,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 (5)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确定像的位置.在实验中要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为止. (6)若将蜡烛放在焦点处,则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则在光屏上会出现一个与凸透镜等大的圆形的光斑. 【解析】 (1)由表中数据可知:f=10cm,物距为25cm,即u>2f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为15cm,即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光屏上承接烛焰的像偏上,要想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当将光屏向上移动; (3)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此时应该将光屏向左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由于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比以前会聚得要晚了,像距更大了,因此要得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即将光屏向右移动. (5)像的位置应该是像最清晰的位置.各小组的像距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有的小组光屏上的像不是最清晰的时候测量的,也可能是测量像距时的误差. (6)当蜡烛移到距透镜一定距离范围内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只能看到如图丙所示的一个大小变化的圆形光斑,说明若将蜡烛放在焦点处,凸透镜的焦距大了,因此换用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并适当移动光屏的位置即可做实验. 故答案为:(1)倒立缩小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2)上;(3)左;(4)右;(5)测量像距时的误差;(6)换用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并适当移动光屏的位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章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小章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所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小刚同学研究水的沸腾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他想测水在这个过程中的温度,于是他找到家里的温度计,如图,manfen5.com 满分网
(1)它观察到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______,目前其示数为______ 放入水中后,小明便开始读数,如图.
(2)小明在此操作过程中有多处错误请指出其中两处:
错误①:______
错误②:______
当水温升到89℃时,小刚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刚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小刚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中A、B所示,则图中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中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4)由图象可以看出,把水从91℃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______min.水的沸点为______℃.根据图象可以推断,如果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是______℃.
(5)由图象可知水沸腾的规律:______
(6)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图.
(1)按照图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先调整固定    (A/B)的位置,再调整固定    (A/B)的位置.
(2)往烧瓶中注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液态的水    (填物态变化)成水蒸气从烧瓶口部冒出.
(3)往瓶口的上方倾斜地放置一个金属盘,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金属盘的底面出现大量的小水滴,小水滴是由烧瓶喷出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形成的.在此过程中金属盘的温度    (升高/不变/降低).
(4)短时间内要在金属盘的底面上产生更多的水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2013年1月1日,史上最严交规正式实施.其中,闯黄灯将被扣6分这一条备受争议.网民指出,驾驶员从发现黄灯到立即刹车制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汽车通过的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若一辆汽车在公路上以4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看到黄灯后立即刹车.问:
(1)反应距离是多少?
(2)为避免黄灯亮起时越过停车线,当汽车以4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驾驶员必须使自己驾驶的汽车与停车线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一距离至少要大于多少米?
(3)为了避免闯黄灯请你结合所学物理知识,给驾驶员提出另外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速度/km•h-1反应时间t/s制动距离/m
400.6308
500.64813
600.66020
800.67534
1000.68454

查看答案
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画出图中光线从空气斜射至水面上的法线、反射光线及大致的折射光线.
(2)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如图,作出光线通过凹透镜的光路(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