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manfen5.com 满分网
(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______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3)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______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4)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从左向右看,光屏上所成的像:(______).
(1)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光源若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所成的像会在主光轴上; (2)考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对本实验的评价,要从小明的实验操作: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分析; 还要从光具座上的刻度尺来分析; (4)凸透镜成像时,像与物上下左右是互换的,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析】 (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故答案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u=40cm>2f=20c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u=8cm<f=10cm,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实、正立. (3)小明在实验中: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光源比较稳定;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可以根据像与物大小相等时测出像距和物距,此时u=v=2f算出焦距. 故选D. (4)光源“F”放在15cm处,物距处于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用手捂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只能影响像的亮暗,无法影响像的性质,而像与物是左右相对的;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长50cm的细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5mm高的小气泡,将玻璃管反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甲所示.
(1)小明将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请你在图乙的坐标中画出s-t图象.
表一:
从0点开始的距离S/cm10203040
5m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5101520
manfen5.com 满分网
(2)根据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象,你认为:小气泡所做的是    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   
(3)小明换用粗玻璃管又做了2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二所示.观察数据可知:    (选填“长”或“短”)气泡运动的较快.
表二:
从0点开始的距离S/cm20406080
1c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3.67.110.814.4
2c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3.46.810.213.6
(4)小明还改变玻璃管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进行实验,测量并计算出玻璃管在不同倾斜角下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数据记录如表三所示.观察数据可知:随θ角的减小气泡运动速度是先变    后变    (选填“大”或“小”).
表三: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度85756555453525155
平均速度v/0.931.501.962.402.592.542.402.071.541.20
(5)由于气泡上升较快,会造成时间的测量误差较大,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根据小明的实验数据,请你提出一点建议:    查看答案
如图是金辉“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为止,这时可以很方便地比较出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4)在某一次实验时,金辉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manfen5.com 满分网
(1)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____
②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______
③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_℃.
(2)在“探究水沸腾”的实验中,观察到图(d)、(e)所示的两种情景,你认为______图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3)实验中你还能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或得出哪些实验结论?(至少写出两条);
______;②______
查看答案
某同学买了一张火车时刻表,他注意到在北京和上海间往返的13次和14次特别快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车次到、发站时间北京天津西济南上海
13到站时间--16:1120:118:04
发车时间14:4016:1620:23--
14到站时间9:307:233:14--
发车时间--7:283:2615:45
他了解了13次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14次由上海开往北京.这两次列车每天齐发一列车,自北京到上海铁路长1 462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13次列车由天津西到济南的时间为______
(2)14次列车由上海驶往北京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3)中途13次列车以36km/h的速度,用了3min完全穿过长度为1600m的一个隧道,求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
按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的入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如图乙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线状发光物体AB,请作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如图丙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