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完成相关问题: 表1:全国部分列车时刻表 车次 始发站 开车时...

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完成相关问题:
表1:全国部分列车时刻表
车次始发站开车时间终点站到达时间
21次北京21:55上海次日14:55
22次上海19:55北京次日12:55
表2:北京站始发21次列车途径站及时刻表
车次北京天津西济南蚌埠上海
21次21:5523:263:079:1814:55
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长为1462km.
(1)21次列车运行全程所需要的时间是    h,全程平均速度是    km/h.
(2)北京开往上海的21次列车和上海开往北京的22次列车的相遇时间为    ,相遇地点距离    站最近.(认为两车运动过程速度大小不变)
(1)由表1或表2获取21次列车从北京到上海的时间起止时刻,计算出时间t=24h-21h55min+14h55min=17h,再由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v. (2)从表1中数据知,21次与22次列车的发车时刻不同,22次比21次早2小时,可以设21次发车时间为t(即22次发车时间为t+2)后相遇,此时两车运动的路程之和等1462km,列出方程求出时间t,再算出两车相遇的时刻,把时刻与表2中的时刻比较,即可获知相遇点距什么站最近. 【解析】 (1)由时刻表知:从北京到上海的时间t=24h-21h55min+14h55min=17h; 北京到上海的路程s=1462km 所以v===86km/h (2)设21次列车发车时间为t后两车相遇,则22次列车发车时间为t+2; 根据题意:两车运动速度相同v=86km/h,s=1462km 所以:s=vt+v(t+2) 代入数据:1462km=86km/h×t+86km/h×(t+2) 则:t=7.5h 由表1知:21次列车发车时刻为21:55,所以两车相遇的时刻为第二天的4:25,与表2中的时刻比较,相遇地点与济南站最近. 故答案为:(1)17;86;(2)4:25;济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汽车中的光学知识:
轿车上装有茶色玻璃后,行人很难看清车中人的面孔.茶色玻璃能反射一部分光,还会吸收一部分光,这样透进车内的光线较弱.要看清乘客的面孔,必须要从面孔反射足够强的光透射到玻璃外面.由于车内光线较弱,没有足够的光透射出来,所以很难看清乘客的面孔.
除大型客车外,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当汽车的前窗玻璃倾斜时,车内乘客经玻璃反射成的像在车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现在上方的空中的,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与路上行人分离开来,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大型客车较大,前窗离地面要比小汽车高得多,即使前窗竖直装,像是与窗同高的,而路上的行人不可能出现在这个高度,所以司机也不会将乘客在窗外的像与路上的行人相混淆.
(1)汽车上装的茶色玻璃,只能透过______色的光,通过它看到的天空是______色的.
(2)画出倾斜的玻璃窗使车内物体成像情况
manfen5.com 满分网
(3)我们还知道汽车中其他的光学知识的应用实例:(写出一点即可)______
查看答案
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而来的,当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在地面、花草、石块上形成露水;深秋或冬天的夜晚,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在地面、花草、石块上形成霜.分析上述现象,指出其中的物态变化,并说明它们是放热过程还是吸热过程.
查看答案
如图是小红在海边画的一幅画,请你观察这幅画,哪些现象或物体与你学过的相关物理知识有联系?
示例:现象:照相机;
应用知识:凸透镜成像.
现象一:   
应用知识:   
现象二:   
应用知识: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是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即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所记录的苹果下落的运动情况.
(1)由图可知,苹果做______直线运动.
(2)如果该苹果从5m高处落下,在着地前的最后0.2s内通过的距离是1.8m,则该苹果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______
A. 9m/s    B.大于9m/s   C.小于9m/s   D.无法确定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课本“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中,采用了大、小两个纸锥,看谁下落快,实验中可以通过比较    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的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请在下面方框中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每个纸锥的速度只测量一次).事实上,纸锥下落通过的距离与实际测量的高度可能不一样,这就会使速度的测量值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