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 (...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
(1)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雾状的“白气”实际是    
(2)如果这时在管口放置一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     ,玻璃片的温度将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是    
manfen5.com 满分网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体,以及液化放热. 【解析】 ①水沸腾后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②如果这时在管口放置一玻璃片,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附着在玻璃片上,玻璃片的温度将升高,因为液化放热. ③由本实验可知:液化放热. 故答案为: (1)液化,小水滴; (2)小水滴,升高; (3)液化放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向云层投撒干冰是人工增雨、缓解旱情的方法之一.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______为气体,并从周围______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为小水滴或______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
查看答案
某同学做出的水的沸腾图象,如图所示(标准大气压下).
(1)图中t1表示的温度为    .(选填:熔点或沸点)
(2)线段    (填字母)表示水在沸腾,从加热计时开始经    分钟水开始沸腾.
(3)当在B点时,停止加热水能否继续沸腾    ,原因是: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调节光具座上依次排列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这样做得目的是   
(2)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当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   
(3)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4)当物距为30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规律与此类似的是   
(5)经过调整后,光屏上已成一缩小清晰的像.要在光屏上成一放大清晰的像,则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应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    (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7)要想成放大的虚像,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应    ,生活中的    镜就是这一成像特点的应用.
(8)随着探究活动的进行,蜡烛越烧越短,小明发现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   
A、逐渐往上移  B、逐渐往下移  C、保持在光屏的中央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查看答案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如右甲图所示,小明在桌面上竖一块______(填“平面镜”或“薄玻璃板”),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找到______;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C,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2)点燃蜡烛A,在寻找蜡烛A像的位置时,小明应该在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蜡烛C,使它与蜡烛A的像______
(3)如果移开B位置的蜡烛C,用白纸做屏幕,把白纸放在B位置,小明应在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白纸屏幕,则白纸屏幕上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出现蜡烛A的像.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右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并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光的入射角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A.光能否发生反射?B.光线是否沿直线传播?
C.反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规律?D.光是否只能在镜面上反射?
(2)白色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______
(3)在实验中白色硬纸板能显示______
(4)多测几次入射角和对应的反射角是为了______
(5)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______(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6)将ON右侧纸板向后折,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