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m/s;北宋时代的沈括,在...

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m/s;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帛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的传播速度跟温度和介质有关,声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3)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固体传声效果好,并且固体传声速度快. 【解析】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3)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帛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固体传声速度快,并且固体传声效果好,同时箭筒又起到共鸣的作用. 故答案为:振动;340;固体传声效果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你能找出一个事实来支持你的说法吗?事实是:    查看答案
打雷时,某人看到闪电后5s才听到雷声,则打雷处离此人的距离约为    m. 查看答案
太空中,宇航员在飞船外工作时,他们之间即使靠得很近也无法直接交谈,这是因为    查看答案
“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由于铃中的金属珠子撞击产生    而发声,而山间小路上的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 查看答案
在校运动会上,同学们为赛场上的运动员敲锣打鼓,呐喊助威.小明同学发现,在锣鼓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马上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