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下列光学仪器中,不能改变像的大小的是(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显微镜 ...

下列光学仪器中,不能改变像的大小的是(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显微镜
D.平面镜
(1)根据凸透镜和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进行判断. (2)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3)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析】 A、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不符合题意. B、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符合题意. C、显微镜有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实像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又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把物体两次放大.不符合题意. D、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符合题意.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华用焦距为5cm放大镜看邮票上的字,则放大镜与邮票之间的距离( )
A.大于5cm
B.等于5cm
C.小于5cm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
一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6cm,则该相机中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为( )
A.小于6cm
B.大于6cm,小于12cm
C.大于12cm,小于24cm
D.大于24cm
查看答案
用放大镜看物体时.看到的物体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
查看答案
提出一个问题,有时比解决一个问题还重要.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他做礼拜的那个比萨教堂的天花板上,挂着一个摇摆不停的灯,这件平常的小事居然引起了伽利略的注意.他想“灯来回摆动所需要的时间有什么关系呢?“,正是由于这个问题的提出,后来才发明了钟表.同学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养成提问题的好习惯.照镜子和夜间看到水中的月亮是经常发生的现象,请你就这些现象试着提出一些合理的问题,把问题写在下面.
查看答案
阅读短文,感知人类科学探索历程的艰辛、漫长与富有意义,回答问题.
从哥白尼创立“日心说”谈起
公元2世纪时,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确立了地球静止不动,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动的“地心说”.这种错误的观点之所以能发展起来并统治欧洲达1400年之久,其原因是:一方面是这种“理论”符合人们对天体的粗浅观察;另一方面是因为这种“地球中心说”符合“上帝创世说”的需要,为它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教会就凭借着自己的势力大肆宣扬“地心说”.但并非所有的希腊哲学家和天文学家都同意这种说法.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大地是球形的证据:月食时的黑影是地球的投影,它是个圆弧,可见地球是球体或者是近似的球体.公元前27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曾经测定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近似比值,同时还提出地球绕太阳运转的理论.可惜,这古代朴素的“日心说”,在那时候却没有人相信.《圣经》成了当时检验真理的标准,与《圣经》不同的观点就是“异端邪说”,就是亵渎“神灵”,就要受到宗教法庭的严厉制裁.因此,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科学真理的传播被禁锢了.
到了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大学求学时,受进步教授和古希腊“日心说”的影响,自己又长期从事天文观察,逐渐认识到托勒密的“理论”不过是骗人的鬼话.他利用工作余暇写成了《天体运行论》,书中主要论点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月亮公转的中心;所有的天体都以太阳为中心点绕太阳转动,所以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哥白尼完成了这部著作后,犹豫了36年,于1543年才拿出去出版.书一问世,即遭到了教会的压制和攻击,书被教会宣布为禁书,对于拥护真理支持哥白尼学说的学者,教会也大施淫威. 
1548年诞生的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宣传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思想.他大胆地宣称:“宇宙是无限的,而不是一个体积有限的球.太阳是一颗恒星,而其他恒星也和太阳一样发热、发光.每个恒星的周围都有许多行星在围绕着运行.这样,无限多的恒星系就像连环画一样,作着无止境的重复.”他的言行使教会恐惧和痛恨.教会以布鲁诺反对《圣经》为罪名,将布鲁诺逮捕,严刑拷打审讯,在长期囚禁之后,1600年坚强不屈的布鲁诺被送到火刑场上活活烧死.
真理的声音是无法烧毁的,一个人倒下去了,千百个人站起来.哥白尼去世不久,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用自己改进了的仪器对天空进行了大量的观测,获得了比哥白尼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资料.第谷没有来得及把自己的资料整理成书就告别了人世,他的学生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继承了他的事业,又经过16年的苦心钻研,1609年和1618年先后发表了行星绕日运行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定律.在这些定律中,他一方面证明了太阳是行星的运行中心,另一方面也说明行星不是像哥白尼理解的那样围绕太阳在一些同心圆上转动,而是按不同的椭圆形轨道在运行,太阳的位置在椭圆形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站在威尼斯的圣马尔教堂塔楼上,第一次用望远镜观测浩瀚的天空,发现了哥白尼假设的天文事实,有4个卫星在绕木星不停地转动.伽利略也因此受到了迫害.
一方面,哥白尼学说不承认上帝的存在,受到了教会的残酷迫害,使这个学说传播得很慢;另一方面,行星成年累月地围绕太阳不停地运行,是什么力量在推动它,哥白尼无法解释.
利略发现,一个物体运动起来后,只要没有别的物体对它作用,这个物体就会沿直线一直不快不慢地运动下去--惯性定律.按照伽利略的发现,在图中地球会沿虚线所示的方向一直运动下去.后来又经过牛顿等人的努力,证明了万有引力是使行星绕日运行所需的力.在这一个又一个铁的事实面前,教会不得不在1757年解除了对哥白尼著作的禁令.最后,在1882年又被迫承认了哥白尼的学说.科学终于战胜了神权.
(1)公元2世纪时,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在不充分观察的基础上确立了思辨性的“______说”;公元前27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提出古代朴素的“______说”;到了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______,经过长期天文观察,利用工作余暇写成以“______说”为主要论点的______一书.
(2)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得到天体运行的数据有力地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的科学家是______
A.第谷      B.开普勒     C.伽利略      D.牛顿.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