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伟大领袖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

伟大领袖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色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华
D.汽化和升华
在描写的雪景中,地面的水凝结成冰属于凝固现象,而树枝上的雾凇等都属于凝华现象,可据此判断出形成这种自然景色的主要物态变化. 【解析】 形成这种自然景色的主要物体变化包括: 凝固:水凝结成冰;凝华:雾凇等现象; 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
B.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
C.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5m
查看答案
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查看答案
冬天,牙医常把检查口腔的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后才伸进口腔内进行检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镜框因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
B.进行消毒
C.镜面不会因水蒸气液化产生水雾看不清牙齿
D.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
查看答案
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发生的
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播
C.在钢铁中的声速小于在水中的声速
D.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与光的速度相等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manfen5.com 满分网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已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低,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使烛焰向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3)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点中的______点,此成像规律应用在______上(填一种器材名称).
(4)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如图丙所示),小明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①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小华应将光屏向______(左/右)移动.
②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A.乙  甲           B.丙  甲     C.乙  丁     D.丙  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