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1)小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先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

(1)小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先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纸上呈现一个最小光斑时,测得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再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调整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目的是______
(2)小强注意到在做光的色散实验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光屏上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彩色光带,经过思考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不同.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进行验证.
a.请在图甲中画出红光、紫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图中F1、F2两点表示焦点)
b.小强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3)如图乙所示,小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适当移动在光具座上的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使透镜向______移动,在光屏上就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manfen5.com 满分网
(1)焦点和焦距的概念: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此点为凸透镜的焦点.由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粗略测量薄透镜的焦距时,可以测出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可.在实验中,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同时各中心要在同一直线上. (2)根据不同单色光的折射角不同来判断折射光线射出的情况,偏折程度大的焦距小. (3)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或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结合题意来确定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解析】 (1)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所以焦距为10cm,在实验前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并在同一直线上,目的是使像能呈现在光屏的中心. (2)a、由光的色散现象可知,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的偏折程度不同.凸透镜可以看作是由两个三棱镜组成的,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所以折射光线指向F2;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所以折射光指向F1.如下图: b、根据光路图可知:红光的偏折程度小,所以焦距大;紫光的偏折程度大,所以焦距小. (3)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要想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物体应该离透镜近些,光屏离透镜远些,所以透镜应向蜡烛移动. 故答案为:(1)10;同一高度;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央; (2)a、如上图;b、红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小; (3)蜡烛(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同学探究“视力的矫正”原理,如图所示.他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②将另一只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1)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甲乙两个眼镜中,______是凸透镜,______是凹透镜.
(2)在实验现象①和②中,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_____,属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_____.(填写实验现象序号)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______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4)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______
(5)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______;若______,则平面镜所成的像为______(填“实”或“虚”)像.
(6)小明在实验时,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一组数据,就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______,理由是:______
(7)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00'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____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00'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______(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学校科技小组参加市科技创新大赛,研究光在水和玻璃中的反射规律和折射规律,从实验中得到如下数据,表1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测量数据,表2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的测量数据:
表1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11.3° 22.1° 35.4° 40.9°
表2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9.9° 19.5° 28.1° 35.3°
(1)分析表1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______
______
(2)对表1、表2的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查看答案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
(1)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丙所示,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将发光物体由a点移动到b点,要想找到像的位置,应移动光屏,直到______为止.
manfen5.com 满分网
(2)用这种发光物体和光屏做实验,最主要的一条优点是:______
(3)如图乙所示,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像高为h1;当发光物体在b点时,像高为h2,则h1______h2.(选填“>”、“=”、“<”)
查看答案
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
(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______分钟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______分钟.
(2)从图象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凝固点为______℃.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______了(选填“高”或“低”).
(4)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