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

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因为玻璃既能______,又能______;如果有4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
(3)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1)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关键是确定像的位置,利用等效替代法,利用玻璃的透光性和反光性,用另一支蜡烛替代了前面蜡烛像的位置即可解决问题;因为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都能成像,玻璃越厚,反射面越远,两个像距离越远,使实验复杂化. (2)当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所成的像不在水平面上,所以无论怎样移动另一支蜡烛都不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1)玻璃有反光性和透光性,实验时,尽量采用薄玻璃板,避免出现明显的两个像,简化实验,所以选择2mm玻璃板进行实验;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发现像物大小相等;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高度,所以不能完全重合. 故答案为: (1)反光;透光;2. (2)垂直;相等. (3)无论怎能样移动B蜡烛都不会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如图所示)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1)当入射角为______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重合.
(2)实验中老师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0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该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比较______,改变入射角度进行三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实验次数入射角i反射角γ
1 15° 75°
2 30° 60°
3 45° 45°
(3)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小明用如下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
(2)小明为图中温度计写了一份使用说明书,其中有科学性错误的一条是______(填序号).
(3)小明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1234567
温度/℃90929498989798
①第3min时温度计示数如上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
②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第______min记录的数据明显错误,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4)现有甲、乙两组同学在某实验室里做“水的沸腾”实验,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所示,则两个图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按照题目的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一束光射到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上,请画出经两个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图.
(2)如图乙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小云同学用一只新买的激光笔照射水平水面,在竖直白墙上出现了两个红色亮点A和B,如图所示,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A下移至A′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______方向转动(填“顺时针”或“逆时针”):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B下移至B′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______方向转动(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为某晶体的凝固与熔化过程.其中表示该晶体熔化的为图象中的    段,该晶体的熔点为    ℃.其中CD段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液”或“气”)态.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