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如图(1)所示,将蜡烛、凸透...

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如图(1)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______,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
(2)小明将蜡烛由距透镜90cm处移至距透镜12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5cm.透镜的焦距约为______cm,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3)小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到如图(1)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______( 放大/缩小/等大)的______(实/虚)像.
(4)小红同学将蜡烛和透镜固定,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写出一个).
(5)如图(2)所示,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是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_____(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______(靠近/远离)摄像头.

manfen5.com 满分网
(1)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在实验中,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物远像小像变小,当物距很大时,像距非常靠近焦点. (3)当物距大于像距时,且能成清晰的像时,应是放大的实像,而当物距小于像时,也成清晰的像时,应是缩小的实像. (4)本题首先从实验器材的安装上考虑:若凸透镜成实像,器材安装必须能保证能呈现在光屏上;其次要考虑物距焦距关系,保证成实像,才能成像在光屏上. (5)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和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来分析解答本题. 【解析】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当物体距离凸透镜足够远,像与透镜间的距离近似等于透镜的焦距,所以由“小明将蜡烛由距透镜90cm处移至距透镜12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5cm”,可判定透镜的焦距约为5cm. (3)由图(1)可知时,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恰能成一个清晰倒立的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像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4)从实验装置上考虑:实验时若像很远,像距很大,光具座不够长,则光屏不会接收到像;蜡烛、透镜、光屏若不在同一高度上,所成的像有可能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从成像规律上考虑:若蜡烛恰好放在焦点上,则不会成像;放在焦点以内,则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会呈现在光屏上. (5)摄像机的镜头与照相机的镜头类似,应用的凸透镜成实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图中汽车的像逐渐减小,说明汽车远离摄像机镜头,像距减小.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光屏的中央;(2)5;物体距离凸透镜足够远,像与透镜间的距离近似等于透镜的焦距;(3)放大;实;(4)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5)照相机;远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凡同学在完成“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自然冷却的过程.请回答:
manfen5.com 满分网
(1)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_____(升高/降低/不变).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所示,为______℃.
(2)水沸腾时,在上升的气泡内主要是______(空气/水蒸气/小水珠).
(3)小明还发现邻组测得的沸点比自己的测量结果低1℃,他认为是邻组在实验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造成的,这种想法正确吗?______(正确/错误).
(4)下表的记录的数据是水冷却的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
时间/min8101214161820
温度/℃98664532232020
请利用上表中的数据在图(2)中画出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若我们用冷却速度表示物体在1min内降低的温度.则在冷却过程中,冷却最快的阶段是______,该阶段的冷却速度为______
A、8-10min    B、10-12min  C、12-14min   D、8-18min
(5)你认为水做上述实验时,环境温度(即室温)在______℃左右.
(6)如图是对A、B两种品牌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进行测试所获得的图象信息.利用该信息和你具有的科学知识,你认为了______品牌的保温效果更好.
查看答案
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300s,通过的路程为 6000m.求:
(1)该汽车在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速度为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时.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秒.
查看答案
小芳对初二物理《科学之旅》中“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非常感兴趣,于是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她测出了摆球摆动30次所用的时间,进而算出摆球摆动一次所用时间.针对摆球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她提出了以下猜想:A.可能与摆球质量有关;B.可能与摆线的长短有关;C.可能与摆角的大小有关.
她利用以下器材:质量不同的两个小钢球、长度不同的两根细线、一个铁架台、一个秒表、一把刻度尺、一只量角器等,进行了以下四次实验.
(1)由1、2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______(填猜想前的字母),结论是______
(2)由______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A.
实验次数摆线长
L/m
摆球质量
m/g
摆角
θ/°
摆动一次
的时间t/s
112032
21.42032.4
31.42052.4
41.43052.4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中:
manfen5.com 满分网
(1)测量前,应先把游码移到标尺______,若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侧调节(左/右).
(2)调节天平平衡后,在测量过程中,出现下图乙的情况,请你指出其中的错误:
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3)正确操作后,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g.
查看答案
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A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你认为应该选择以下哪些图所示的实验方法?______
①A、B、C      ②A、B、D        ③A、C、D       ④A、C、E.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