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今年入冬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遭遇特大冰冻灾害,小明通过上网了解到护路工人往路面上...

今年入冬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遭遇特大冰冻灾害,小明通过上网了解到护路工人往路面上撒盐,来避免路面结冰.他认为撤盐后水的凝固点会降低,并用一个盛有盐的水杯和一个清水杯放进冰箱试了一下.“试了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问
B.猜想
C.实验
D.得出结论
科学探究一般要经历以下七个步骤: 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其中前三个步骤是确定研究的目的、方向、采用的实验方法和具体的过程;后三个步骤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现象、数据、实验优缺点、误差产生的原因、实验方案的优化等的分析. 【解析】 A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始步骤,在学习和科研中有重要的意义.问题的提出应围绕实验目的或实际情景确定;属于实验的初始阶段,没有实际的动手操作.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猜想与假设”必须是在实际情境的基础上合理作出,反对随意猜想.也属于实验的初始阶段,为下一步实验的设计确定方向,没有实际的动手操作.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进行实验是探究过程的中心环节,它是完成实验目的、得出结论的根本依据.此环节是在具体实际的前提下进行的,最大的特点是:实际操作,需要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或有关数据.“试了一下”属于具体实验操作环节.此选项符合题意; D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现象或数据的分析概括得出的,一般是具体的数值(测量性实验)或规律(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______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______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
(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______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毛衣、报纸、棉花、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收音机、机械闹钟、鞋盒.
(1)本实验中适合声源的是______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再盖上盒盖.他设想了三种实验比较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C、将泡沫小球放在鞋盒上,比较小球弹起的距离.
(3)下面的表格是为了上述三种实验方案设计的,其中与方案C相对应的是______.               
材料响度
毛衣较响
报纸
棉花较响
泡沫
材料距离
毛衣较长
报纸
棉花较短
泡沫较短
材料距离/m
毛衣3.5
报纸4.1
棉花2.5
泡沫3.0
(4)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
查看答案
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
manfen5.com 满分网
(1)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冰是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在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
(2)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且一直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是______℃.
查看答案
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manfen5.com 满分网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___有关.
(2)通过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______(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
小明在厨房中发现:
(1)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    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失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
(2)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    ,仍然保持    状态.
(3)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白气”.
(4)“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    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