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小红是一个爱思考、爱观察的同学,有一次在她欣赏了一场音乐会后,想到了如下问题,请...

小红是一个爱思考、爱观察的同学,有一次在她欣赏了一场音乐会后,想到了如下问题,请你帮她回答一下.
(1)琴声、歌声是通过______传播到小红耳朵的.当时的气温为常温状态,则其声速是______
(2)小红能清楚地分辨出哪是提琴声、哪是小号声原因是______
(3)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女高音歌唱家演唱时声音的______高,男低音歌唱家演唱时声音的______大.(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4)小红观察到乐手在演奏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时候,这些乐器的弦在 振动.并且弦张得越紧.振动得越______,发声的音调越______
小红猜测: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200.3
B200.7
C尼龙丝300.5
D400.5
E尼龙丝400.5
(5)如果小红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的两根琴弦.
(6)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实验探究;B分析归纳;C提出问题(或猜想);D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红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
(7)在上述探究过程中,主要用到了______的研究方法.
(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与压强和温度有关,在一般条件下,声音传播的速度是340m/s. (2)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 (3)物理学中的高低是指音调,响度用大小来描述. (4)提琴、吉它、二胡等弦乐器振动的频率和弦的长短、粗细、以及松紧程度有关. (5)要研究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的关系,应用控制变量法,即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应控制弦的材料和长短一定,改变弦的粗细; (6)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7)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如通过导体的电流I 与导体电阻R和它两端电压U的影响,在研究电流I与电阻R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压U不变;在研究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阻R不变. 【解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作为传播声音的媒介,琴声、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耳朵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与压强和温度有关,在一般条件下,声音传播的速度是340m/s. (2)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故我们能分辨出提琴声或小号声. (3)女高音歌唱家的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的声音的音调低,但响度大. (4)提琴、吉它、二胡等弦乐器振动的频率和弦的长短、粗细、以及松紧程度有关,弦越细、越短、张得越紧音调越高. (5)要研究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的关系,应用控制变量法,即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应控制弦的材料和长短一定,改变弦的粗细,故题中应选序号为AB琴弦研究. (6)根据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可知该实验的研究过程是:CABD. (7)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 故答案为: (1)空气;340 m/s; (2)它们的音色不同;   (3)音调;响度; (4)快;高; (5)AB;    (6)CABD; (7)控制变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文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是按如下实验步骤进行的:
a.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如图所示;
b、将另一支完全一样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到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c.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d.用直尺测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请你针对文文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文文同学为什么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______
(2)文文同学在b步骤中发现他无论怎么移动蜡烛都无法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纠正错误以后,继续回答以下问题:
(3)在c步骤中光屏上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______的关系.
(4)文文同学发现旁边一组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且可绕ON转动,ON垂直镜面,此时E、F在同一平面上.
(1)若将纸板F向后转动一定的角度,同学们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表明______
(2)使入射角变大,可以观察到反射角随着______,而且反射角总是______入射角.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两个同学做“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变化的情况”实验,如图所示是小车滑下过程的示意图,实验时用______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用______测量运动物体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实验中,斜面应保持______(镇“很小”“较大”或“很大”)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下表是他们未完成的实验记录:( l )请你将表填完整;( 2 )由表中数据可知小车速度变化的特点是什么?______
路程S/cm运动时间t/s平均速度v/
S1=80.0t1=2.8v1=28.6
S2=40.0t2=2.0v2=20.0
S3=S1-S2=40.0t3=t1-t2=0.8v3=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向右作直线运动的小车,通过AB、BC、CD三段路程所用的时间都是0.4s,则小车做的是    ( 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    m/s.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其测量值为______cm,其中准确值为______cm,估计值为______cm.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