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发现,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时,凸透镜成正立的像;物...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发现,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时,凸透镜成正立的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时,成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cm时,成放大的实像
B.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时,成放大的实像
C.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3cm时,一定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7cm时,一定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1)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的虚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根据这个特点判断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 (2)确定出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再次确定凸透镜成像的性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析】 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时,成正立的像,所以5cm<f, 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时,成倒立的像,所以8cm>f, 所以5cm<f<8cm. A、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cm时,u<5cm<f,一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符合题意. B、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时,f<8cm<u=10cm<2f,一定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题意. C、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3cm时,若焦距小于6.5cm且大于5cm时,u=13cm>2f,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焦距等于6.5cm时,u=13cm=2f,则成倒立、等大的实像;若焦距大于6.5cm且小于8cm时,f<u=13cm<2f,则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3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缩小的实像,还可能成等大的实像.故C错,不合题意. D、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7cm时,u>2f,所以一定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符合题意. 故选B、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查看答案
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原因是( )
A.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查看答案
manfen5.com 满分网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查看答案
将一石子抛入水中,若距击水处相同距离的水中、空中、岸边分别有一条鱼、一只小鸟、一个人,则最先听到击水声的是( )
A.鱼
B.小鸟
C.人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
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下列说法中的(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B.声音在墙壁中的传播;
C.声音遇到墙壁后的反射现象
D.声音遇到墙壁后被吸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