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沈阳市规定二环路以内机动车禁止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

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沈阳市规定二环路以内机动车禁止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
A.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
B.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
C.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D.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
首先要明确题干中是通过哪种方法来减弱噪声的.然后再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减弱噪声的方法,两者相互对应,即可得到答案. 【解析】 二环路以内机动车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A错误. B、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B错误. C、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防止噪声的产生,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相同.故C正确. D、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 )
一些动物的听觉的频率范围
蝙蝠1000Hz--120 000Hz
海豚150Hz--150 000Hz
60Hz---65000Hz
大象1Hz---20 000Hz

A.蝙蝠
B.海豚
C.猫
D.大象
查看答案
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问题: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______,②______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______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是______左右,声具有______
(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所填的物理量②与______有关,关系是______
查看答案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
(1)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雾状的“白气”实际是    
(2)如果这时在管口放置一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     ,玻璃片的温度将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是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小明同学为了研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为: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先把闹钟放入一只烧杯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位置与声源的距离.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进行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为:
材料听不到闹钟指针走动声音时的实际距离
泡沫塑料板0.3
玻璃0.6
木板0.4
硬纸板0.5
按隔音效果好坏依次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本实验你认为好的隔音材料应具备的特点是: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