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如图是甲、乙两位同学(甲骑车、乙跑步)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1)根据...

如图是甲、乙两位同学(甲骑车、乙跑步)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1)根据图象你能够获得哪些合理的信息?(至少写两条)
信息一:______;信息二:______
(2)图中两条线的交点表示此时甲同学运动的______与乙同学相等.
(3)根据图中数据,请你自编一道有关速度、路程和时间的计算题并求解.

manfen5.com 满分网
(1)根据s-t图象可以得出甲与乙两位同学的运动信息,如:两者的出发时间关系、两者的运动性质、两者的路程关系等; (2)图中两条线的交点表示此时通过的路程相同. (3)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可以求:甲或乙的速度,一定时间内物体的路程等问题. 【解析】 (1)由图象可知,两位同学出发的时间不同,骑车者比跑步者迟5秒出发; 通过相同的路程骑车者所用的时间少; 两者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的运动速度大于乙的运动速度等. 故答案为:甲同学比乙同学晚运动5s;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2)图中两条线的交点表示此时甲车运动的路程等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故答案为:路程. (3)问题:跑步者的速度是多少. 解答:由图象可知,乙的路程s=200m时,运动时间t=25s, 跑步者的速度v===8m/s; 答:跑步者的速度是8m/s.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秒后接到回波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传播1530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耳能听到超声波吗?为什么?
(2)海洋的深度是多少?
(3)运用声波的反射,能否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查看答案
小明在实验室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如果你是他的合作者,请帮他指出该装置中的两处错误:
______;②______
(2)错误改正完毕,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固定好位置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你认为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______
(3)小明准备换用了另一块透镜来做实验,在实验前,小明用这块透镜来观察远处的景物时,发现远处物体变得清楚很多,而且将它贴近书面观察字的大小时不能起放大作用.由此可见:小明的眼睛存在______视(选填“远”或“近”)问题,此透镜是______透镜.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manfen5.com 满分网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    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查看答案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实验时所选用的温度计应该是______(水银/酒精)温度计.(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沸点是357℃,酒精的沸点是78℃)
(2)小明正确操作后,画出了温度一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图象中BC段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
(3)此次实验时将水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太长,请你提出一个缩短加热时间的建议: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A和B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用其测量的物体长度为     厘米;用B刻度尺测物体时长度为     毫米.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