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阅读短文,回答文中提出的问题. 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的...

阅读短文,回答文中提出的问题.
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的救援人员不分昼夜迅速赶往灾区.地震后有些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为了保存体力不是大声呼救而是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最后获得了生的机会.利用生命探测仪,救援队员可以找到被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生命探测仪有多种:声波生命探测仪有3~6个“耳朵”--声探头,即使幸存者不能说话,只要轻轻敲击使周围物体发出微小声响,就能够被它“听”到,甚至心脏微弱的颤动,它也能探测到.
(1)地震产生的______(填“次声波”或“超声波”)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说明声音可以______(填“传递信息”或“具有能量”);声波生命探测仪根据“听”到的声音的情况判断是否还有埋在废墟中的生存者,是利用声音可以______.(填“传递信息”或“具有能量”)
(2)夜晚救援车内外温差大,车______(填“内”或“外”)的水蒸气碰到较冷的车窗时,会______(填一物态变化名称)形成水珠.
(3)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中的人为了延长生命,必须尽可能地减少能量损失,当身体出汗时,应用布、纸等擦干身上的汗水,避免由于汗水______(填一物态变化名称)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而造成人体能量的损失.
(4)地震时会产生声波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下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______
A.蝙蝠     B.海豚      C.猫      D.大象
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
蝙蝠1000Hz~120000Hz
海豚150Hz~150000Hz
60Hz~65000Hz
大象1Hz~20000Hz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它低于人类的听觉下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2)液化是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 (3)液体蒸发时要吸热,带走人身体的热量; (4)地震产生时会伴随有次声波的产生,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解析】 (1)地震产生的次声波,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说明声音具有能量;声波生命探测仪根据“听”到的声音的情况判断是否还有埋在废墟中的生存者,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夜晚救援车内外温差大,车内的水蒸气碰到较冷的车窗时,会液化成小水珠; (3)当身体出汗时,应用布、纸等擦干身上的汗水,避免由于汗水蒸发吸收热量,而造成人体能量的损失. (4)由表中数据可知,能感知次声波,也就是能感知频率低于20Hz声音的动物是大象. 故答案为:(1)次声波;具有能量;传递信息;(2)内;液化;(3)蒸发;吸收;(4)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甲、乙所示.则图中_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中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45678910111213
温度/℃91939798989898989898
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小明在厨房中发现:
(1)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______.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逝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
①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______,仍然保持______状态.
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______,形成“白气”.
③“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______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
(2)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______是火焰熄灭后的图片.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出现了首例“手足口”病例之后,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出现病例的地方学校每天对学生进行晨检、晚检,并报告检查情况,其中就用了到体温计.如图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的量程是______℃,它的分度值为______℃,如图所示的温度为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请按照正确的顺序,把下列步骤重新排列______
A、观察温度计的量程           B、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
C、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D、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E、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         F、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温度计     G、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查看答案
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______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
(3)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______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______(填“能”或“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______(填“强”或“弱”)于玻璃板.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