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2011年2月21日,“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抵近南极中山站,考察船与中山站之间是一...

2011年2月21日,“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抵近南极中山站,考察船与中山站之间是一层海冰.科考队员打算驾驶履带车驶过冰层前往中山站,载人履带车的质量为25t,每条履带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2m2.为探测冰层的承受极限,科考队员把质量为280kg、底面积为4000cm2的钢锭压在水平冰层上,冰层恰好处于极限状态(有微小裂缝但无明显破裂).问:
(1)冰层能承受的极限压强是多少?(g恒取10N/kg)
(2)通过计算判断履带车能否安全驶过冰层?

manfen5.com 满分网
(1)已知钢锭质量,根据公式G=mg可求钢锭的重力;钢锭对冰层的压力等于钢锭的重力;根据公式P=可求冰层能承受的极限压强; (2)已知履带车的质量,根据公式G=mg可求履带车的重力;履带车对冰层的压力等于履带车的重力;根据公式P=可求履带车对冰层的压强;再与冰层能承受的极限压强相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解析】 (1)冰层能承受的极限压强P大=====7000Pa; 答:冰层能承受的极限压强是7000Pa. (2)履带车对冰层的压强P=====62500Pa>7000Pa; 所以履带车不能安全驶过冰层. 答:履带车不能安全驶过冰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填“相同”或“相反”),并通过调整______(填“钩码个数”或“单个钩码的质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14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______程度来确定.
(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
(3)分析比较图______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4)进一步综合分析图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活动中,同学们有如下的猜想:张英同学认为液体越深压强越大;李莉同学认为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因此,她们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设计了如下的方案,请你为她们填充完整.
(1)要验证张英的猜想,实验中必须保持液体的 ______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橡皮膜所处的 ______
(2)要验证李莉的猜想,实验中必须保持液体的 ______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把橡皮膜放进 ______
(3)上述所设计的方案,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模型法  D、等效法
(4)下表是张英做实验时所测的部分数据.
实验次数深度/cm橡皮膜方向压强计左右液面(水)高度差/cm
13朝上2.6
23朝下2.6
33朝侧面2.6
46朝上5.2
59朝上7.8
(1)实验次数1、4、5说明 ______
(2)实验次数1、2、3说明 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请按要求完成作图.
(1)如图1所示重为5N的圆球沿斜面滚下,试画出圆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2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画出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匀速滑动,在木块前端离开桌面至一半移出桌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木块对桌面的压力______,木块对桌面的压强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