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将重5N,体积为6×10-4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物...
将重5N,体积为6×10-4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将 (填“漂浮”、“悬浮”或“沉底”),所受的浮力是 N.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晓松在参观一个容积为5×10
3m
3粮仓时,想知道这粮仓能装多少质量的稻谷.于是他取一小包稻谷作样品,进行了以下实验:
(1)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左”或“右”),直至天平平衡.
(2)取适量稻谷倒入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称量标尺上的
,使天平重新平衡.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如图所示,则稻谷质量为
g.将这些稻谷倒入量筒中压实,测出它的体积为40cm
3.
(3)稻谷的密度为
g/cm
3,这个粮仓大约能装
kg的稻谷.
查看答案
为了研究物体的某种特性:小明同学分别测出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相对应的四组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 物体 | m/g | V/cm3 | ( )/ |
1 | 铝块1 | 21.6 | 8.0 | 2.7 |
2 | 铝块2 | 43.2 | 16.0 | |
3 | 松木1 | 4.0 | 8.0 | 0.5 |
4 | 松木2 | 16 | 32.0 | 0.5 |
(1)表中铝块2的(

)的值是______g•cm
3.
(2)比较第1、2次或3、4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______比.
(3)比较第1、3次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质量是______的.(填“相同”或“不同”)
(4)松木的密度是0.5×10
3kg/cm
3,它表示的意思是______.
查看答案
某同学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得到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 次数 | 金属盒在水中 所处深度/cm | 金属盒朝向 | 压强计左右两管 水面高度差/cm |
1 | 4 | 朝上 | 3.2 |
2 | 4 | 朝下 | 3.2 |
3 | 4 | 朝左 | 3.2 |
4 | 8 | 朝上 | 8.2 |
5 | 10 | 朝上 | 9.2 |
(1)比较表中第1、2、3、次的实验数据可知: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液体压强大小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比较表中第1、4、5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液体的压强随液体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3)如果改用盐水来做实验,当压强计金属盒所处的深度为10cm时,压强计左右两管水面的高度差将______9.2c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
如图(a)所示,把一个物体放在一张水平放置的纸板上,纸板向下弯曲,这是因为纸板所受草物体的______力.这时,物体对纸板的压力等于物体的______力;如图(b)所示,把纸板的一端垫的更高些,将物体放在倾斜的纸板上,这时,纸板的弯曲程度比原来小得多,说明纸板受到的压力______物体的重力(填“大于”、“小于”、“等于”).某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

(1)甲、乙两次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的大小是否有关;甲、乙两次实验控制相等的物理量是______.
(2)分析乙、丙两次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______.
查看答案
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图 ______,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2)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 ______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是 ______N.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