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某同学发现:桌面上画一条直线最长只有90cm,而实验桌上却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表...

某同学发现:桌面上画一条直线最长只有90cm,而实验桌上却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表所示:
序号直径焦距
5cm30cm
4cm10cm
该同学面临的问题是:为了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选用哪个透镜较好?你认为,应该选用的透镜是______;(选填“甲”或“乙”)如果选用另一透镜,在实验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是:______
(1)要解决此题,需要认真分析表格中凸透镜焦距数值,根据实验所用的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90cm”,可得出结论. (2)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处于大于2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解析】 如果选择甲透镜,当“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的u>2f时,即物距大于60cm,此时f<v<2f,即像距大于30cm小于60cm,而实验所用的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90cm”,所成的像位置会超出光具座的范围,在光屏上不能看到清晰的像.所以不能选甲透镜,只能选择乙透镜. 故答案为:乙;所成的像位置会超出光具座的范围,在光屏上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manfen5.com 满分网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
(1)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白纸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______和确定像的______
(2)小明在水平桌面上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薄玻璃板前,然后把另一支同样大小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点燃的蜡烛像附近并移动,想使它跟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重合.但操作中小明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手中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3)经过思考调整后,找到了像的位置,发现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用白纸放在像位置时,在白纸上没有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
查看答案
据《今日天气》报道:青岛市区今天白天:多云转阴,早晨有雾,南风4-5级,最高气温12度;夜间:阴有小雨,南风5-6级,相对温度60%-95%.
由于早晨有雾,夜间下雨路滑,气象条件对车辆的正常行驶影响较大,请司机朋友们注意行车安全.
(1)找出文中的一处物理方面的错误并改正.
错误______;改正______
(2)上文中涉及到物态变化的知识,请找出1条原文词句,并指出发生了何种物态变化______
查看答案
小明想知道沸腾过程的特点,她用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以下探究过程:
A.停止加热后,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到水温度降到90℃左右为止.
B.用酒精灯给盛了水的烧杯加热,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C.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把烧杯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将温度计插入水中.
D.水温度升到90℃左右,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温度,到水沸腾后继续加热4分钟.
请完成以下问题:
①将各步骤的标号按正确操作顺序填写在横线上:______
②装置图中的两个错误是____________
③就本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你两点改进意见.
问题1:______
改进:______
问题2:______
改进: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一般物体的体积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小明取一些水放在可直接测液体体积和温度的某容器中,然后给水缓缓加热,取得了容器中水有关的以下数据:
温度t/℃12345678910
体积V/mL10098.998979697.197.999100.1101102.2
分析以上数据,你可以初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
查看答案
manfen5.com 满分网下列两图是探究声音特性的两个实验,图甲是用弹性塑料片分别以快、慢的速度来拨动书页;图乙是改变不同力度来敲击音叉,并观察小球弹起的高度.
图甲探究的实验是:声音的        的关系.
该实验所得的结论是:   
图乙探究的实验是:声音的        的关系.
该实验所得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