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值分别记录为10.31cm、10.32cm、10.3c...

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值分别记录为10.31cm、10.32cm、10.3cm、10.29cm,已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则上述测量数据中,    是记录错误的应放弃,其余三个数据的平均值是    cm.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平均值求取的时候,小数的位数还应该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析】 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常用的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求出的平均值还应该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为测量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所以以厘米为单位的时候,小数点后面应该有两位.故10.3cm是错误记录; 剩下的三次求平均值,求出的也应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其余三个数据的平均值是10.31cm 故本题的答案为:10.3cm,10.3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请你观察情境,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    ,判断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    ,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物理学中用    表示运动快慢的程度.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表格中物体的运动描述填出参照物:
运动状态参照物
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泰坦尼克号终于撞上了冰山.” 
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冰山迎面压了过来…” 
歌曲:“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歌曲:“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 
树叶在小溪中漂浮而下 
为了不从马上摔下来,小战士紧紧地贴在马背上,动也不敢动 
    查看答案
有两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结果为12.82cm,乙测得结果为12.8cm,那么:若这两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    查看答案
“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运用身体上的某个器官或部位进行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例如:利用手臂的长度可以估测一个物体的长度.你还可以利用身体上    的估测    查看答案
客车以20m/s的速度向南行驶,迎面驶来一列长210m的货车,以54km/h的速度向北行驶,则在窗口的乘客看到货车从他眼前驶过的时间为( )
A.6s
B.10.5s
C.12s
D.14s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