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某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合作估测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 他...

某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合作估测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 他们选择了鼓(含鼓槌)做实验,除了这种器材外,至少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
(2) 如图所示,甲负责敲鼓、乙负责计时、丙负责听声.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操作步骤D补充完整:
A.量出200m的直线距离s并做记录;
B.甲同学用力敲一下鼓,乙同学看到敲鼓的同时开始记时;
C.当负责听声的丙同学听到鼓声时立即喊“停”;
D.乙同学______
E.将测得的时间t记录下来;
F.重复做上述实验两次,计算出三次测量声音速度v的大小并求出平均值v′.
(3) 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测量声音速度的实验记录表格,设计的表格应体现上述实验要求.
(4) 请写出造成本实验误差的原因之一: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1)根据实验目的: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那么就要有测量时间和路程的器材; (2)为了能更准确的测量声音传播的时间,当负责听声的丙同学听到鼓声时立即喊“停”时,乙同学立刻停止计时; (3)首先确定试验次数最少为3次,那么需要涉及的栏目就有路程、时间、速度、最后在涉及一个速度平均值的栏目即可. (4)由于实验存在误差,例如计时操作反应过慢,使得测量时间过长,从而造成误差,测量仪器不可能造的十分精确,环境的温度、湿度对测量仪器都有影响,这些都是造成误差的原因. 【解析】 (1)因为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的运动快慢涉及两个量,一个是运动的路程,一个是运动的时间,因此测量时间用停表(秒表、钟表);测量路程用卷尺. 故答案为:停表(秒表、钟表). (2)当负责听声的丙同学听到鼓声时立即喊“停”时,乙同学立刻停止计时,否则记录的时间较长,从而影响到实验效果,误差会更大;因此乙同学立刻停止计时; 故答案为:立刻停止计时. (3)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试验次数最少为3次,如下表 试验次数 路程s/m 时间t/s 速度v/m•s-1 速度平均值/m•s-1 1         2         3         (4)由于误差是客观存在的,造成测量有误差的原因一般来说主要是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影响,如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不同,在测量时即使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眼睛也不可能估的非常正确;测量仪器不可能造的十分精确,环境的温度、湿度对测量仪器都有影响,这些都是造成误差的原因. 故答案为:计时操作反应误差或测量路程的误差或停表的误差或卷尺本身的误差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manfen5.com 满分网
A.将音叉的振动时间延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D.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查看答案
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做了这样两个声学实验,图甲是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当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时,钢尺发出声音.图乙是老师把电铃扣在钟罩里并让其发声,我们既可听到清脆的铃声.当老师用抽气机抽掉钟罩里的空气时,我们发现,随着钟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逐渐变小.这两个实验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实验(选填“甲”或“乙”).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李明发现:硬纸片在木梳上划得快时音调高,划得慢时音调低.这表明: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当我们向暖水壶内倒开水时,能听到从壶内发出的声音,天翔同学对此作了专门的探究.
(1)刚开始,瓶内传出低沉的轰鸣声,随着水越来越多,声音逐渐变得尖厉.请你用专业的物理语言来描述这个现象:随着瓶内水的增多,声音的    
(2)天翔想:这个声音是什么物体振动发出来的呢?他猜想,可能是水从高处落下时冲击瓶内水引起振动而产生的,也可能是水的振动引起瓶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你认为还有其它的可能吗?请把你认为可能的原因填在后面的空格处     (只填一种可能). 查看答案
音调、    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征,其中    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