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在一个雨后的夏夜,小明将两块相同的手帕洗过分别晾在开着空调的房间里和有风的阳台上...

在一个雨后的夏夜,小明将两块相同的手帕洗过分别晾在开着空调的房间里和有风的阳台上,过了一段时间,他观察到奇怪的现象出现了:空调房间里的手帕先干了,他想课本上探究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应该没错,于是他猜想蒸发快慢还可能与空气中的    含量有关.
通常情况下,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的大小、空气的流动情况有关系,而本题中,所给出的情境是“雨后的夏夜”,空调房间里的温度可能低些,而阳台上却有风,在条件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考虑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影响了蒸发的快慢. 【解析】 开着空调的房间温度可能低一些,但阳台上却是有风的,这都会影响液体的蒸发.最后的结果是空调房间里的手帕先干了,于是我们可以联想到这是一个“雨后的夏夜”,阳台上开着窗户,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很高,因此,影响了湿手帕中的水分向空气中的蒸发. 故答案为:水蒸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超导现象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之一.科学家发现某些物质在温度很低时,如铅在7.20K(-265.95℃)以下,电阻就变成了零.超导材料用途很多,它的优点是    (只需写出一条,下同).但目前还不能大量应用,主要困难是    查看答案
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引入了“磁感线”的概念.在下列几个物理量研究的实例中,与引入“磁感线”概念类似的是    (填序号).
(1)在研究串、并联电路时,引入了“总电阻”的概念;
(2)为了直观的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引入了“光线”的概念;
(3)在研究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引入了“合力”概念. 查看答案
为了从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水和酒精,张小同学依据已学过的知识,提出一种方案:依据水和酒精凝固点不同可将水和酒精分开.为此,他利用家中的电冰箱的冷冻室做了如下实验:他将配有不同比例的水和酒精的混合物放入冷冻室中,并用温度计监测混合液的温度,定时观察,他所测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
V酒精/mLV/mLV酒精/V观察现象
12.512.51/2-8℃未发现凝固
12.5301/4-8℃未发现凝固
12.5751/6-8℃混合液开始凝固
12.5370≈1/30-6℃混合液开始凝固,酒精并未从水中分离出来
12.5750≈1/60-4℃混合液开始凝固,酒精并未从水中分离出来
(1)请你仔细看一看表中的数据和记录的现象,张小同学是否能将水和酒精从混合液中分开?
(2)在水中添加酒精对水的凝固点有何影响?
(3)请你来设计一种能将酒精和水从混合液中分离的实验.
查看答案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manfen5.com 满分网
(1)图乙是______(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象说明此物体在熔化时温度______,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______℃.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_
(3)实验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在实验中把压碎的固体放在试管中放入温水中加热,而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是为了______
查看答案
学习了浮力有关知识后,同学们都已经知道:浮力跟物体所浸在的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但小明总感到:浮力大小应与物体所在液体的深度有关,并猜想:“深度越深,浮力越大”他跟小红说出自己观点,小红却说“浮力与深度大小无关”,两人在已有器材中选择了完全相同的器材,分别做实验,都证实了自己的观点是对的.
已有器材:泡沫(密度小于水)、石块、细绳、弹簧测力计、天平、烧杯(足够大、没有刻度)各一,水(足量).
(1)他们选择的器材是:______
(2)写出小明的实验操作、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作结论分析;
(3)写出小红的实验操作、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作结论分析;
(4)为什么他们的结论都是对的,写出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