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李明想测量一个电阻器的阻值大小,他选用了电流表、电压表、规格为“20Ω 1.5A...

李明想测量一个电阻器的阻值大小,他选用了电流表、电压表、规格为“20Ω 1.5A”的滑动变阻器、电压为6V的电源、开关和导线.
(1)图是李明在实验中未完成连接的实物电路,请你替李明完成电路的连接.
(2)电路连接好后,李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______(选填“左”或“右”)端,再闭合开关进行实验.
(3)闭合开关后,李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任意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不变,产生这一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4)故障排除后,李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其中第3次测量时,电压表示数如图所示,请将读得的电压值和计算出的电阻值填在表格中.
实验次数1234
电压(V)2.536
电流(A)0.250.320.40.59
电阻(Ω)
(5)若将上面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在多次测电阻的过程中,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增大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也逐渐增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manfen5.com 满分网
(1)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用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阻的两端测电压,电流表与被测电阻串联测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被测电阻的大小,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的原则串联在电路中; (2)电路连接好后,为防止电路中电流过大烧坏电路元件滑动变阻器应处以最大阻值处; (3)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断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不变说明和电压表并联的定值电阻断路. (4)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据此判断电压表的两端并读出其大小,分别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四次数据对应的电阻,再取平均值即可得出所测电阻的大小; (5)把定值电阻换成灯泡,灯泡两端电压增大时,增大,灯丝电阻增大. 【解析】 (1)电压表与被测电阻并联,电流表与被测电阻串联,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的原则串联在电路中;电路的连接如下图所示: (2)电路连接好后,保护电路的滑动变阻器应处于最大阻值的右端; (3)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断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不变说明和电压表并联的定值电阻断路; (4)由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对应电压的大小为4V; 每组数据对应的电阻为:10Ω、9.38Ω、10Ω、10.17Ω, 所以电阻值R=≈9.89Ω, 表格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电压(V) 2.5 3 4 6 电流(A) 0.25 0.32 0.4 0.59 电阻(Ω) R≈9.89Ω (5)灯泡两端电压增大,灯丝温度升高,的比值将增大说明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故答案为:(1)如上图所示;(2)右;(3)定值电阻断路;(4)表格如上图所示;(5)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烧杯号液体质量
(g)
初温
(℃)
末温
(℃)
加热时间(min)
1300203012
215020306
3煤油30020306
4煤油30020253
(1)分析比较______(填烧杯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
(2)分别分析比较1,2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结论:______
(3)分别分析比较3,4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结论: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是探究“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的斜面上滚下,已知三个小球质量关系为:mA=mB<mC,从高处滚下的高度关系为:hA=hC>hB,被推动的小木块移动的距离如图中所示.
manfen5.com 满分网
(1)此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比较三个小球滚到水平面时的动能的大小.
(2)要探究小球动能与速度关系时,应选择______两次实验来进行比较.
(3)要探究小球动能与质量关系时,应选择______两次实验来进行比较.
查看答案
根据图中小磁针的指向标出电源的“+”、“-”极.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请你画出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两灯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其故障原因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L1短路
B.L2短路
C.L1断路
D.L2断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