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甲、乙两人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把重100N的物体A从地面匀速提到三楼 (1)甲用图1...

甲、乙两人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把重100N的物体A从地面匀速提到三楼
(1)甲用图1所示的方法,直接用绳把物体提到三楼,判断该过程绳对物体A的拉力F是否做功时,有两种分析如下表,若分析正确,在表中同一行的空格画“√”
分析一 manfen5.com 满分网物体在力F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拉力F对物体做了功 
分析二物体匀速上升,其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能量的转化可以通过做功的过程来实现,因为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所以拉力F对物体做了功 
(2)甲用20s把物体由M提到N,他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多大?
(3)乙用图2所示的方法,通过滑轮把物体提到三楼,滑轮重10N,人对绳的拉力60N.有人计算乙做的总功过程如下
W=FS----------------------①
manfen5.com 满分网-----②
s=6m-----------------------③
联系①②③求出W,
请改正②、③中错误之处.

manfen5.com 满分网
(1)根据做功的必要因素(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分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分析,能量的转化是通过做功完成的. (2)甲图中,知道物重、上升的高度、做功时间,利用功的公式和功率的公式计算甲对物体做功的功率. (3)知道了动滑轮重,不成立,题目中已告诉了人对绳的拉力F乙=60N;人拉绳的移动的距离s=nh,不是h. 【解析】 (1)物体在力F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s,W=Fs,所以分析一正确; 上升过程拉力克服重力做功,使物体的机械能增加,所以分析二正确. (2)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W=Gh=100N×6m=600J, . (3)乙做的总功等于乙对绳子的拉力F乙乘以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 由题知: F乙=60N, s=nh=2×6m=12m. 答:(1)分析(一)√,分析(二)√; (2)甲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为30W; (3)F乙=60N,s=nh=2×6m=12m.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manfen5.com 满分网如图所示,是2008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最后一棒火炬手侯斌,靠自己双手的力量,攀爬到火炬台底部并最终点燃圣火的照片,该点火仪式充分体现了残疾人自强自立、拼搏向上的勇气和精神.已知他和轮椅总质量为80kg,攀爬高度39m,历时约3min20s.
(1)如果不计机械装置的额外功,求他的平均功率多大?
(2)小明同学看到火炬手攀爬很费劲,想到物理课上学过利用滑轮组可以省力.小明同学如果站在地面上,用如图所示的哪个滑轮组拉起火炬手侯斌最合适,理由是什么?如果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求小明同学的拉力至少要多大?(g取10N/kg)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小明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右图所示中的滑轮,组装成滑轮组,请在图中画出使用该滑轮组时最省力的绕法.用此滑轮组将重为3.6N的物体匀速提起时,拉力的功率为0.36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忽略摩擦及绳重)求:
(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和动滑轮的总重.
(2)若用此滑轮组提起小于3.6N的重物时,其机械效率将如何改变?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江苏在支援四川汶川地区抗震救灾活动中,一辆满载物资的总重为G牛顿的运输车,将物资沿ABCD路线运至D处,AB段海拔高度为h1米,CD段海拔高度为h2米,如图所示.在整个运输过程中,汽车以恒定速度v米/秒运动,汽车t=0时经过A处,tl时经过B处,t2时经过C处,在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功率P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简化为图所示(P1、P2、tl和t2也为已知量).
(1)请分析说明汽车在AB段和BC段运动时牵引力的大小关系.
(2)请用已知量求汽车沿斜坡BC段运动时所受总阻力的表达式(总阻力包括摩擦力和空气阻力).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实验台上有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另外还有质量均为100g的钩码六个(图中未画出).要求利用上述实验装置和钩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如果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不变,则有用功跟总功成正比.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是125N,在10s内将重物匀速提升2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动滑轮重是50N
B.物体重是375N
C.拉力F的功率是25W
D.拉力F做的功是750J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