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了砝码的重,然后对定滑轮进行了实验探究,并记录数据如表,其中空格处是他疏忽记录的,你认为没有记录的数据估计为多大?试在表格中补充完整。
8
| 步骤 | 砝码重/N | 测力计读数/N | 砝码上升高度/cm | 手拉绳移动距离/cm | 
| 1 | 1 | 1 | 
 | 25 | 
| 2 | 
 | 2 | 40 | 
 | 
随后,他按如图12-36所示,探究了动滑轮工作特点,探究数据记录如下表,其中表格中有几个数据没有记录,你估计大约为多大?试在表格中补充完整。
| 步骤 | 砝码重/N | 测力计读数/N | 砝码上升高度/cm | 手拉绳移动距离/cm | 
| 1 | 4 | 2 | 20 | 
 | 
| 2 | 
 | 1 | 
 | 50 | 
如图12-34所示,通过滑轮组用200N的拉力在20s内将重为480N的物体匀速提高2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动滑轮重;(2)绳自由端的移动速度为多大?(3)若重物再增加150N,要使重物匀速上升,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至少多大?

如图12-33所示,是一个动滑轮,请滑出力F1的力臂L1。

如图12-32所示,滑轮组要吊起重500N 重物,已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00N,请画出绕绳的方法。

利用两只滑轮和一根绳子,组成滑轮组将一重物水平拉动,滑轮组的装配有如图12-31所示甲、乙所示的两种情况,则 ( )
A.甲种情况省力 B.乙种情况省力
C.甲和乙省力情况一样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如图12-30所示,通过定滑轮匀速提升重物G ,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F1、F2、F3,则三个力大小关系是 ( )

A. F1最大 B.F2最大
C. F3最大 D.一样大
